導引健身法解說

(二)去偏風導引法 (二十)去膝痛導引法 (二十一)去肩痛導引法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裝: 35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10517449
條形碼: 9787810517447
尺寸: 20 x 13.6 x 1.8 cm
重量: 340 g

內容簡介

我們學習、掌握與運用任何一種增進身心健康的技術或方法,都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有益的技術或方法都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依據一定的原理、原則,並經過實踐檢驗才確定下來,才流傳開來。我國傳統導引健身法,正是這樣,它才歷久不衰,愈到後世愈受到人們的喜愛,直到今天,仍在我國乃至世界廣為流傳。本章首先對它的意義、發展史及有關的理論、原則予以闡述,使學習者了解它的意義、來龍去脈,及有關的理論、原則,以增進學習者的知識,提高學習者的認識。
《導引健身法解說》前言《導引健身法解說》以先前的研究為基礎,著眼點在於發掘和介紹,使作為中華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導引健身法,及其得以發揮作用的相關因素,能較為充分地呈現出來。基於此,《導引健身法解說》以史、理、法為線索,構成史、理、法兼容並包,以法為主的內容體系。

目錄

第一章 導引健身法總論
一、導引健身法的內涵
(一)導引的涵義
(二)導引的作用
(三)導引與氣功,導引與體育
二、導引健身法的歷史:源遠流長
(一)導引健身法起源與陰康氏(陶唐氏)宣導舞
(二)導引術士的出現
(三)導引專著的問世
(四)祛病導引進一步發展和“五禽戲”的誕生
(五)“八段錦”的出現和流行
(六)《易筋經》和太極拳的出現
三、導引健身法的根基:底蘊深厚_
(一)以追求長生為養生目的
(二)以保養精、氣、神為健身要務
(三)以“天行健”為理論導向
(四)以協調陰陽為功效準則
(五)以“天人相應”為最高境界
四、導引健身法的施則:眾說紛呈
(一)神形兼顧,以神為先
(二)動靜結合,靜中寓動
(三)堅持守中,取其眾和
(四)順應自然,效法自然
(五)自慎自持,常有所為
第二章 祛病導引
一、祛病導引概述
(一)祛病導引的特點
(二)祛病導引功法的內容
(三)祛病導引的行功要求
二、祛病導引功法
(一)去風偏枯導引法
(二)去偏風導引法
(三)去身體手足不隨導引法
(四)去四肢拘攣不能屈伸導引法
(五)去風冷導引法
(六)去頭暈導引法
(七)去虛勞導引法
(八)去腰痛導引法
(九)去積聚導引法
(十)去宿食不消導引法
(十一)去轉筋導引法
(十二)去白髮導引法
(十三)去目暗不明導引法
(十四)去耳聾導引法
(十五)去口乾導引法
(十六)去齒痛導引法
(十七)去腳氣病導引法
(十八)去腹痛導引法
(十九)去腹脹導引法
(二十)去膝痛導引法
(二十一)去肩痛導引法
(二十二)去喉痹導引法
(二十三)去鼻寒不通導引法
(二十四)去睪丸腫大導引法
(二十五)去反胃導引法
(二十六)去周身腫導引法
(二十七)除大便難導引法
(二十八)去熱病導引法
(二十九)去病冷導引法
(三十)去感冒導引法
(三十一)治赤白痢疾導引法
第三章 補益導引
一、補益導引概述
(一)“補益”的涵義
(二)補益導引的內容
(三)補益導引的特點
(四)補益導引的由來和展望
二、補益導引功法
(一)赤松子導引法
(二)彭祖谷仙臥引法
(三)陶弘景導引按摩法
(四)孫思邈導引法
(五)胡見素臟腑導引法(含六字吐氣法)
(六)紫微太一導引法
(七)陳希夷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圖勢
(八)自按摩法
第四章 健身導引
一、健身導引概述
(一)健身導引的特點
(二)健身導引的手段及其作用
(三)健身導引的行功要領
二、五禽戲
(一)五禽戲的涵義及其歷史演進
(二)古本五禽戲
(三)明本五禽戲
(四)五禽戲行步功(行功)
三、八段錦
(一)八段錦的出現及其類型
(二)坐式八段錦
(三)立式八段錦
(四)小勞術
四、易筋經
(一)《易筋經》的內容及其特點
(二)易筋經十二勢
五、樁功八勢
第五章 養生文化修養
一、養生文化發展
(一)中國養生文化的萌芽和形成
(二)中國養生文化的發展和提高
(三)中國養生文化的完善和傳播
二、傳統養生方法
(一)保養樂生的情志
(二)養護神奇的大腦
(三)保持健康的身體
三、《唐宋衛生歌》解說
(一)《唐宋衛生歌》的來歷及其旨趣
(二)孫思邈《衛生歌》解說
(三)真西山《衛生歌》解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