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床夜雨

對床夜雨

“對床夜雨”指親友或兄弟久別重逢,在一起親切交談。宋蘇轍《逍遙堂會宿》詩序:“轍幼從子瞻(轍兄蘇軾)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壯,將遊宦四方。讀韋蘇州(韋應物)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閒居之樂。”“夜雨對床”之語,唐人多有,除韋應物詩外,還有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鄭谷《谷自離亂之後》詩:“每思聞淨語,雨夜對禪床。”這些都是形容朋友相聚傾談之樂的。

基本信息

成語故事

張籍張籍
張籍是唐朝和州(今安徽和縣)人,早年家境清寒,喜歡讀書,貞元十四年中了進士,8年後得到個太常寺(唐朝掌管宗廟禮儀的一個衙門)太祝的小官,當了4年太祝後,張籍患眼病,近乎失明,當時人稱“窮瞎張太祝”。張籍一生官職低微,這使他很了解百姓的疾苦。同時代的白居易和他要好,很推崇他的詩。一個夏末秋初的雨天,白居易閒來無事,很想請自己這位老朋友來敘敘舊,寫道:“……泥濘非游日,陰沉好睡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在風雨之夜,兩人坐床或臥床相對談心。指親友久別相聚,傾心交談,以排遣寂寞。亦作“對床風雨”,“對床聽雨”,“夜雨對床”,“風雨連床”。(出自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

經典語句

丁亥年冬月書懷子由詞 滿江紅 丁亥年冬月書懷子由詞 滿江紅
對床夜雨聽蕭瑟
出自:滿江紅·懷子由作
詩詞原文
滿江紅·懷子由作
作者:蘇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遊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
一樽酒,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余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詩詞譯文
滿江紅·懷子由作
清澈的潁水向東流淌,我滿懷愁緒地看著江上若隱若現的孤帆遠去。
在這淒清的貶謫之地,青山之下白浪飛翻,你我萬里相隔實難望見。
想到就這樣白白辜負當年的歸隱之約,如今臥床聽雨也是這般蕭瑟。
唉!深憾此生總與你匆匆相別,這種無奈的感覺不禁讓我白髮虛增。
我在這黃河岸邊祭下一樽美酒,
將你我那無盡的過往從頭細數。
你我二人那日相見恍若眼前,但在不知不覺間卻已過去了悠悠歲月。
我衣襟上愁苦的淚痕隱約還在,但眉間喜氣卻已暗示你我重逢在即。
待到重逢日,我定要和你同游池上,到如雪落花中尋覓春天的痕跡。
詞牌
《滿江紅》,亦作《念良游》、《傷春曲》。此調唐人名《上江虹》,以後改今名。《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
本調九十三字。首句四字,不用韻。次句七字,起韻,上三字為豆,第一、三字可仄,下四字,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三、四句為四字兩句,上加三字豆。“宦”、“游”二字可可平;“青”、“白”二字亦平仄不拘;惟一為仄協,一為平協耳。第五、第六俱七言句,上句仄起仄收,不用韻,下句平起仄韻;宜用對偶。第十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實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上加一字豆也。末句三字,作平平仄,乃定格;而語氣須與上句相貫。後闋換頭。起四句皆三字仄句,第二、第四句協韻,第一句第二字,第三句第一、二字,俱不拘平仄。此四句既可一、二兩句自為對偶,亦可以上二句對下二句。第五、六句亦為兩四字句,上加一豆;上句“看”字可仄,下句協韻而平仄不可移易。此八字宜用對偶。以下均與前闋第五句以下相同。

作者簡介

蘇軾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於眉州眉山。仁宗嘉祐元年進士,主考歐陽修得之驚喜。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出為杭州通判,歷密、徐、湖等州知州。又因作詩諷刺時政,下獄受審,貶謫黃州,史稱“烏台詩案”。哲宗朝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其間曾先後出知杭、穎、揚、定等州,後又遠謫惠州、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四歲,賜諡號文忠。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詞有《東坡樂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