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遠去的家園

《尋找遠去的家園》,鳳凰衛視和天津電視台同時播出大型電視系列報導,拍攝了中國民間的一個個古樸村落。

尋找遠去的家園工程

散落在中國民間的一個個古樸村落,以其風格獨具的建築、禮儀、村社組織結構、人文氣息,閃爍著傳統文化的智慧光芒,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全方位立體地展示著這些古樸村莊的歷史、文化、宗教、民俗及自然景觀,傳達著具有豐富智慧的東方文化神韻。然而,隨著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城市化生活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致使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正處於損毀、滅絕的邊緣。
新世紀伊始,一個龐大而艱辛的工程———尋找遠去的家園,由一群以“綠色行動”為己任的電視人付諸實施了。他們奔波於湘鄂西土家族文化區、廣東嶺南五邑僑鄉文化區、閩粵贛客家文化區、江西流坑村、皖南徽州文化區、浙江溫州永嘉文化區、江浙吳越文化區和山西晉中文化區,深入到一個個村落,捕捉那一幅幅質樸、生動的原生畫面呈現給廣大電視觀眾。這就是正在鳳凰衛視和天津電視台同時播出的大型電視系列報導《尋找遠去的家園》。

大型電視系列報導《尋找遠去的家園》

用電視手段來關注中國民間傳統的地域文化,記錄那裡的建築、衣著、飲食、節日、婚喪等習俗,無疑是件非常有文化價值的事情。因為,那裡是我們各族人民祖祖輩輩生活的家園,那裡積澱著我們的歷史,那裡有我們精神的家園。我們希望留住下她,在現代都市人對昔日祖先的歷史逐漸淡忘或遺忘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喚醒人們關注自己的文化,關注自己的家園。

湘西

桑植航拍,小飛機要在縣城中心主幹道上起飛。為確保航拍成功,縣裡調集了公安、交警維持秩序,疏導交通。天下著小雨,雨水打在飛機駕駛員兼攝影師趙群力的臉上,打在攝像機鏡頭上。第一個起落後,地面組要求再飛低些。他又再次起飛,冒著危險以離地面5米左右的高度超低空飛行,終於拍出了滿意的鏡頭。6月6日,計畫航拍廣東省開平市的民居和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碉樓時,附近只有潭江賓館門前一條路可做起降場。一切就緒,趙群力加大油門滑跑,飛機很快到達應該離地的地方,但沒飛起來。再往前,可用的“跑道”不多了,還有障礙物阻擋,情勢相當危險。此刻,他鎮定自若,又增速滑跑了幾十米,飛機終於在“跑道”的盡頭爬升而起,在場的觀眾都深深鬆了一口氣。在快拍完預定目標時,飛機右前方突然出現了大片雨區。空中遇雨,是超輕型飛機的大忌。他只得向左偏航,與雨區擦肩而過。平安落地後,大家揪著的心才放下來。

福建

香港攝影師劉沙力為了拍下好照片,曾身受重傷。在福建永定縣拍土樓時,因腳下塌方,劉沙力小腿上蹭掉一大片皮。他忍住疼痛,擦上紅藥水,繼續拍攝。在連城培田村拍片時,正走在路上,忽聽小溪邊傳來撲通一聲巨響。大家忙回頭一看,只見劉沙力抱著心愛的照相機正從水中爬出來,氣喘吁吁,驚魂未定。原來他一腳踩上了長滿青苔的石頭,上演了驚險一幕。

徽州

在徽州文化區婺源縣思口鎮,正遇上當地人架設長板凳橋。節目主持人杜憲隨攝像機走上剛建到一半的橋中間,剛問了正在架橋的老鄉二三句話,就聽到“咔嚓”一聲,接著聽到“咕咚,咕咚”兩聲———杜憲與被採訪的老鄉一同掉下了河裡。在場的人都被眼前突然發生的事情驚呆了。當大家從片刻的麻木中清醒過來時,杜憲已冒出水面,手裡舉著照相機,向架橋用的竹排游去。竹排慢慢地劃到岸上,她平靜地說:“沒事,讓大家受驚了,工作繼續開始吧。”事後,她才告訴大家,上船時腿給撞破了。
在探尋本原鄉土文化的過程中,當攝製組走進一個個鮮見的小村莊,那美麗的風光,淳樸的民風,美好的家園,都讓他們生出無限的感慨。杜憲說起印象深刻的事情,總會想起那些古文化村落的淳樸民風。“我們走的地方比較落後,交通不發達,但這里老鄉家家戶戶都特熱情,每家的門都是敞開的,你可以隨便進入,還會受到熱情的相讓。在廣東的梅州,我們在做一次專家訪談拍攝,在一個圍龍屋附近,有位老太太一趟趟地往我們這邊跑,搬凳子、拿扇子、端茶倒水很熱情。這樣的情景多次發生,讓人心裡暖洋洋的。我感到,這種熱情淳樸的民風是與城市文化的最大差別。”
在探尋的過程中,看到那裡淳樸的人們不曾意識到自己破落的家園曾經有過多么燦爛美麗的歷史,不曾為之而驕傲和自豪時,攝製組工作人員的心情便格外地沉痛,更感肩上的責任之重。
一位攝製組工作人員曾經這樣感慨地寫到:每當看到攝製組艱難跋涉的背影,我總是在想,其實我們找尋的不只是遠去的家園,而是一種情感,一種對土地、對祖先的情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