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造性分析原理

專利創造性分析原理

《專利創造性分析原理》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俊士。本書從技術的概念入手,進一步探討發明創造的科學實質,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了專利法上創造性判斷的邏輯尺度應當是評價標的技術與評價依據技術之間不具有邏輯推理上的充分條件性因果關係。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劉俊士 著

定價: 30.00元

版 次:1

字 數:220000

開 本:大32開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專利創造性分析原理》作者以此為主線,展開了對於專利審查、專利撰寫、專利權利歸屬判斷、專利侵權判斷中的創造性分析,力求挖掘出專利創造性在專利法律各個領域中最一般的規定與規律。

編輯推薦

《專利創造性分析原理》(作者劉俊士)從技術的概念入手,全書分為專利創造性分析的理論基礎;專利法上的創造性概念的科學化;專利法上創造性分析的基本類型;不得超範圍修改專利申請檔案;專利說明書應當充分公開與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相關的全部技術要素等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技術的概念

一、技術的基本概念

二、技術的基本要素

三、技術的基本屬性

第二節 發明創造的科學實質

一、發明創造的基本過程

二、發明創造的形成機理

第三節 專利法上的創造性概念

一、專利法上的創造性概念的歷史發展及其局限性

二、專利法上的創造性概念的科學化

第四節 專利法上創造性的判斷標準

一、專利法上已有的創造性判斷標準及其局限性

二、專利法上創造性分析應有的邏輯尺度

三、專利法上創造性分析的基本類型

第二章 專利審查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第一節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先行審查條件(一)——客體範圍制度審查

一、申請專利的主題首先應當屬於技術

二、申請專利的主題應當符合專利法律類型的要求

三、申請的專利不得違反基本法律秩序

四、申請專利的主題不得屬於專利法特別予以排除的範圍

第二節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先行審查條件(二)——先申請制度審查

一、排除重複申請

二、禁止重複授權

三、不得超範圍修改專利申請檔案

第三節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先行審查條件(三)——公開制度審查

一、公開充分要求的基本理論依據

二、專利說明書應當充分公開與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相關的全部技術要素

三、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完整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範圍

四、《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與第三款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先行審查條件(四)——實用性制度審查

一、申請專利的技術應當具有實用性

二、實用性與《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關係

三、實用性的判斷與新穎性、非顯而易見性的判斷的關係

第五節 作為專利創造性分析依據的現有技術

一、評價專利創造性的現有技術的概念

二、現有技術公開的時間標準

三、現有技術公開的一般標準

四、與現有技術公開相關的保密義務判斷標準

五、現有技術公開內容的可分離性

第六節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初級審查——新穎性差異分析

一、新穎性差異分析的性質

二、新穎性差異分析不應當以牴觸申請為依據

三、新穎性差異分析的邏輯尺度

四、新穎性差異的特殊類型分析

第七節 專利創造性分析的終極審查——非顯而易見性差異分析

一、非顯而易見性差異分析的性質

二、非顯而易見性差異判斷的主體標準

三、非顯而易見性差異判斷的客體標準

四、技術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對於非顯而易見性差異分析的影響

五、發明過程有關因素對於非顯而易見性差異分析的影響

第三章 專利撰寫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第一節 專利檢索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一、以專利創造性分析理論作為專利檢索工作的理論指導

二、依據檢索目的具體確定評價標的技術與評價依據技術

三、分析檢索對象的相關性質,以此為依據確定檢索方向

四、指向檢索目標的邏輯論證方式的選擇

第二節 專利權利要求撰寫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一、第一發明點的確定

二、技術方案的提煉與概括

三、技術方案之間關係的處理

第三節 專利說明書撰寫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一、證明專利申請的創造性是專利說明書撰寫的第二大任務

二、專利說明書撰寫中如何體現專利的創造性

第四章 專利權屬判斷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第一節 創造性貢獻分析的基本標準

一、創造性貢獻分析的結果尺度

二、創造性貢獻分析的因果關係尺度

三、創造性貢獻分析的時間尺度

第二節 創造性貢獻的因素分析

一、物質因素的創造性貢獻分析

二、技術因素的創造性貢獻分析

三、構思因素的創造性貢獻分析

第三節 職務發明創造的判斷

一、職務發明創造的概念

二、職務發明創造的判斷標準

第四節 專利權利歸屬的交叉關係

一、職務發明創造與非職務發明創造的交叉關係

二、並行開發關係中的交叉關係

三、先後開發關係中的交叉關係

第五章 專利侵權判斷中的專利創造性分析

第一節 權利要求的解釋

一、權利要求解釋學說的缺陷

二、權利要求各種解釋依據的地位及其局限性

三、權利要求解釋的理論基礎

四、權利要求中特殊技術特徵的解釋

五、權利要求不予解釋或者終止解釋的條件

第二節 全部技術特徵原則

一、全部技術特徵原則確立之前的司法紛爭

二、全部技術特徵原則的基本內容與認定尺度

三、全部技術特徵原則適用的類型化分析

四、全部技術特徵原則的適用範圍上的局限性

第三節 相同認定與相同侵權判斷

一、相同認定的判斷標準

二、相同侵權判斷與專利新穎性判斷之間是一種交叉關係

三、相同認定、相同侵權及其與其他侵權判斷原則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等同認定與等同侵權判斷

一、等同概念的歷史發展及其局限性

二、等同認定的邏輯尺度

三、等同分析過程中被控替代行為的顯而易見性分析

四、等同替代具體方式分類分析

五、等同認定、等同侵權及其與其他侵權判斷原則之間的關係

第五節 禁止反悔原則

一、禁止反悔原則的法律性質

二、禁止反悔原則適用標準的分析與評價

三、禁止反悔原則適用應有的法律標準

第六節 已有技術抗辯

一、已有技術抗辯的正當性

二、已有技術抗辯的獨立效力

三、已有技術抗辯原則應有的標準

四、已有技術抗辯的技術範圍

第七節 從屬技術抗辯

一、原告專利技術為從屬技術時的抗辯

二、被控技術為從屬技術時的抗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