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山公園[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

將軍山公園[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
將軍山公園[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將軍山公園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公園路與陳政路交叉口西150米,將軍山[福建省雲霄縣將軍山]古名雲霄山,海拔426米,因唐朝嶺南行軍總管歸德將軍陳政[唐朝將領]於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葬於此山而得名。該園建有大門、大觀樓、大龍湖、茗香榭、碑樓碑亭、陳政墓園、十里香美食村等景觀。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將軍山公園景點將軍山公園景點
將軍山公園位於雲霄縣城西側,距縣城2.5公里,總控制面積3.19平方公里,現城區主幹道之一陳政路的延長線可直抵公園。

該公園聘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趙立瀛教授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總體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三點一線十個片”,“三點一線”即公園大門―大觀樓―攬勝台。

“十個片”即十個景區為:大龍湖、文化藝術館、樂壽園、兒童樂園、機械遊戲城、十里香美食村、荔園山莊、蕉園別墅、綠野天地、陳政墓園。已投入5000多萬元,建成項目有公園大門、大觀樓、大龍湖、茗香榭、碑樓碑亭、陳政墓園。

1991年3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園景觀

將軍山公園將軍山公園
雲霄將軍山公園基本建成,歸德樓、碑林石刻、開漳歷史文化中心、開漳歷史紀念館、陳政墓園等一批文化精品項目竣工投用,荔園山莊、青少年活動中心正在規劃建設中。整體上,公園內樓閣廳廊、水榭亭台均格調高古,恢宏大氣中又具淳美秀韻,將盛唐遺風與閩南山水融為一體。
開漳歷史文化中心分為文化廣場、祭祀廣場和開漳歷史紀念館以及陳政、陳元光的雕像園。文化中心常常作為遊客朝聖謁祖、大型祭祀活動、文化民俗活動的場所。

開漳歷史紀念館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全國首座展示開漳文化的紀念館。紀念館分為序廳、大軍進漳、開漳闢土、聖王信仰及碑廊五部分,以文物和圖片為主的形象化場景再現開漳先賢開發閩南的光輝歷程,展示雲霄縣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厚積澱、開漳將士後裔移墾海外及兩岸民眾根系相連的史實。海峽兩岸專家學者頻頻前往紀念館,開展以開漳文化為主題的閩台文化研究活動。另外,園內還有百位將軍、名人、著名書法家歌頌開漳歷史文化的書法碑林及公園的核心文化建築陳政墓園。

歷史淵源

將軍山公園將軍山公園
公元670年(唐鹹享元年),陳敏兄弟奉母魏箴與年僅十四歲的陳元光同行,率府兵從光州固始東行南下。至須江縣(今浙江省江山市)地,陳敏、陳縛不幸相繼病逝。

陳政迎其母,葬二位兄長於漢興(今福建浦城),領眾軍校入閩會合。陳政採納軍咨祭酒丁儒之策,瓦解柳營江西少數民族武裝,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圍殲少數頑固之敵於蒲葵關下,打通了南進的道路,於是,進屯梁山外的雲霄鎮。

在邊事稍有安息時,便建宅於雲霄火田村居住。他曾經渡雲霄江,指著江水對父老說:"此水如上黨之清漳",因改雲霄江名為漳江,此即後來,以“漳”命州名的來由。
公元677年(唐儀鳳二年)四月,陳政病故于軍中,享年六十二歲。公元1150年(南宋紹興二十年,追封陳政祚昌開佑侯,並將陳政安葬在雲霄山山麓之中,並將雲霄山改名為將軍山。

舉辦活動

2016年11月12日,由福建省委文明辦、福建日報社主辦,雲霄縣文明委承辦的以“重溫長征精神,爭做紅色傳人”為主題的“新福建·新長征·新雲霄·重走紅色路”健步走活動於雲霄縣將軍山公園隆重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