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城

寧波老城

《寧波老城》是2008年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時奮。

內容簡介

到底有沒有“堇子國”,這個懸念的破譯時間仿佛越來越近。河姆渡意味著什麼,她是寧波城市的母親嗎?亂世築城,重大工程往往出於防禦的無奈。當時的寧波城比威尼斯還更像一座典型的水城。城市,“三百六十行”的精彩世界。

講述滄桑往事,描繪市井風情,老城、老俗、老牆門,讓人魂系夢牽,欲說還休……

作者簡介

周時奮,作家,藏家。1949年生於寧波,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洧各類作品1000萬字發表,屢獲全國及省市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屋檐聽雨》、《一半秋山帶夕陽》、《隨風飄散》,傳記文學《梵谷畫傳》、《天才的交鋒》、《八大山人畫傳》、《揚州八怪畫傳》、《徐渭畫傳》,文化學術著作《重讀中國歷史》、《市井》、《創世紀第20章》、《走向統一的帝國》、《地中海的秩序》、《金融道》等。

圖書目錄

序章 城市史前的城市

一、到底有沒有“堇子國”,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懸念,這個懸念的破譯時間仿佛越來越近。

二、河姆渡意味著什麼,她是寧波城市的母親嗎?

三、越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形成過三座雛型城市,為“郡縣制度”的秦王朝奠定了行政框架的基礎。

四、三座雛型城市都在尋找著同一個目標,尋找作為地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真正城市的形成,尋找著這一中心最合適的地理位置,這一尋找顯得十分漫長。

第一章 城墒:傳統城市的標誌

一、亂世築城,重大工程出於防禦的無奈,世上的許多偉大創舉常常是被逼出來的。

二、城垣畫角聽風鈴,敵樓月色襯柳蔭。

三、有沒有雅興,讓我們到當日的子城裡去走走看看?

四、毀城、建城,這都是有原由的,要不然誰會去做這種笨重的蠢事?真正有地方特色的倒是那座市舶門,這是中國最早的海關。

第二章 河是城市的骨架,水是城市的血脈

一、有了水,才能養人,才能形成城市。

二、當時的寧波城比威尼斯還更像一座典型的水城。

三、月湖,集中表現了城市的水景,成為公眾的樂園。

四、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第三章 城市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城市“風水”:城市格局的基調,市民生存的舞台支點。

二、“坊市制度”及其瓦解後的城市生活。

三、城市,“三百六十’行”的精彩世界。

四、商貿航運的東城,文化人居的西城。

五、城裡的官員們在哪裡上班?

六、近代生活的開始。

第四章 一座充滿真誠信仰的城市

一、佛陀世容,梵宇叢林。

二、西方宗教豐富了老城的信仰色彩。

三、社火,熾熱的民間信仰,寧波的土著宗教。

四、廟會,為了信仰,更為了自娛。

第五章 城市主題:戰爭與和平

一、邊防與城防相結合,這是寧波歷代守軍的共同使命。

二、以城市為目標,實施越來越細緻的防禦。

三、保衛寧波,為和平而戰。

四、以和平的名義,迎接新時代的黎明。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