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陽明學院

寧波大學陽明學院

寧波大學陽明學院成立於2007年12月,原名為寧波大學基礎學院,2008年4月更名為陽明學院,屬學校的二級管理性學院,專門負責全校按學科大類培養的一年級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及學生專業分流工作,並組織開展學科大類及其課程體系的研究。目前,陽明學院的學生按經濟與管理類、法政文史類、自然科學類、工程技術類、海洋生物技術類、建築規劃類、外語類、醫學類、藝術類等九個學科大類進行培養,共涉及全校14個學院的59個專業。

基本信息

簡介

陽明學院是寧波大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實施新一輪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重要載體。學院以寧波籍的歷史名人王陽明的名字“陽明”命名,體現了浙東文化和寧波特色,也意寓著一年級新生的朝氣蓬勃。

陽明學院以學校“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堅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選擇、規劃人生的工作宗旨,通過開展學習指導、營造成長氛圍、形成選擇機制,為學生拓寬學科基礎、增進知識交叉、理性選擇專業、科學規劃人生提供平台。

第一學年,學生在陽明學院學習相關科學大類的課程,第一學期末可以按有關規定申請轉學科大類,第二學期末,根據“志願+考核”的原則,可在相關學科大類所屬的專業中自主選擇專業。第二學年及以後,學生在專業所在學院進入專業學習。

陽明學院現設有綜合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和導師工作室等工作機構。

院標

院標圖案中,枝芽狀的Y和打開書本狀的M不僅是陽明學院“陽明”兩字的拼音縮寫,更象徵著大一學生的陽明學子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象嫩綠的枝芽茁壯成長;標誌中以白色線條所勾畫的圖形又極似一群在寧大白鷺林里展翅飛翔的白鷺,寄願陽明學子們帶著成長的渴望暢遊藍天,飛向成功;明亮活潑、寓意新生的橙色和綠色,代表著陽明學院和陽明學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院標將書本、白鷺、枝芽、Y+M等概念融匯於線條、字母和顏色之中,表達了對陽明學院和陽明學子的成長寄語,可謂“方寸之間盡顯陽明特色”。

職能

1、 教學管理工作職能:陽明學院的教學工作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在各學科性學院的支持下,主要負責面向陽明學院學生的日常教學事務管理,專業分流及指導等教務工作;組織開展學科大類及其課程體系的研究工作,承擔學科導論課程和部分通識課程的管理與建設。教學管理工作履行以下具體職能:

(1)負責陽明學院學生的學籍管理,包括註冊、學籍異動(休學、退學、復學、學科大類變更)、專業分流、學生學籍交接;

(2)負責陽明學院學生的開課計畫;

(3)負責面向學生的學院日常教學事務管理及各學院的聯絡與協調;

(4)組織落實並管理建設納入陽明學院的各學科大類“學科導論”課程和部分通識教育課程;

(5)組織開展學科大類及其課程體系的研究;

(6)負責實施面向陽明學院學生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

(7)組織開展學校各有關專業的專業展示周活動,進行專業入門教育。

2、學生管理工作職能:陽明學院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學校學生髮展與服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在各學科性學院的支持下,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團工作,承擔學院學生的日常管理、指導服務及其學生工作隊伍管理等。學生管理工作履行以下具體職能:

(1)負責陽明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開展學院新生始業教育、非學業因素評價考評工作、校園文明建設;

(2)負責陽明學院學生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參與學校新生接待工作,組織開展各類學生獎學金、榮譽的評定(評選)、申報工作及獎學金、榮譽證書的發放工作,負責學院學生檔案管理、學生年級鑑定工作等;

(3)負責陽明學院學生的指導服務工作,組織做好幫困助學的各項工作,協助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住宿安排與管理、學生保險等工作,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訓練計畫等;

(4)負責陽明學院學生黨團組織建設和學生黨員培養發展工作,指導學院分團委、學生會、青年志願者等學生組織的建設、發展工作,組織開展學院各項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

(5)負責陽明學院其他學生工作隊伍和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組織開展班導師、班導助理的選配與考核工作,負責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幹部隊伍的選拔、培養、考核等工作。

3、學生學習指導職能

(1)負責陽明學院學生的學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以及學科大類變更、專業選擇的指導;

(2)組織開展系主任論壇和學長講壇;

(3)開展陽明學院督學工作,對學院學生的相關課程進行聽課;

(4)承擔面向陽明學院學生的教學政策諮詢與解讀

相關人物

王陽明 王陽明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餘姚人,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諡文成。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學不倦,成就卓著。他創立的“心學”思想體系,積極追求個性解放,衝破了 “理學”的傳統觀念,在封建社會後期產生過重要影響,堪稱學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於反對舊道學的禁錮,有著濃烈的創新精神。他不僅文韜武略,還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士王士禎稱讚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為“明第一流人物”。

王陽明才高學邃,在哲學上曾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題,衝擊了僵化的程朱理學,最終集“心學”之大成,開創了著名的“姚江學派”。其“心學”學說的思想本質是強調個性化的發展、個人意願的尊重及個體創造力的調動,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陽明學說在海外、特別是對日本明治維新發生過作用,對現代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影響也很大。

王陽明無論在從政、軍旅之中,還是於丁憂居家之時,都不忘興學、講學,足跡遍及貴州、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培養了大批人才,極大地促進了當地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成為卓有成就的大教育家。

王陽明身為文臣,資兼武略,治軍嚴明,嫻於韜略,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明史》稱:“守仁所將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數十年巨寇,遠近驚為神”,“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他還主張恩信慰撫,重視戰後重建,關注社會秩序,使百姓安居樂業,表現出傑出的治政能力,也是位終身致力於封建時代和諧社會的傑出人物。

1.致良知是王陽明教育哲學思想的核心

致良知是王陽明教育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所在。當我們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義成份後,其內涵可以這樣來理解:所謂致是達到之意,即通過教育的有效途徑,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

王陽明的致良知學說,包括體認和實現兩個層面。體認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養,用白話來說是指人對自身的道德認知和情感的體驗過程。實現良知則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見之於行為的過程,即為規範道德行為和端正人生態度的實踐過程。王陽明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說,認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強調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要人們在修養上防於未萌之先,克於方萌之際,重視對意念的克制工夫。這一說法,與當今所強調的要重視德育工作,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的提法是何等相似。

2.致良知的思想內涵體現了學習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精神

王陽明致良知的思想內涵,是把一定的社會道德規範轉化為人的自覺的意識和行為,強調主觀立志和主體精神的力量,強調人的自我更新,倡導學習要自求自得。他說夫學,貴得之心,認為學習與其旁人點化,不如自己解化,單讀書是不行的,必須考之於心。心學的根本,即讀書只是尋求工具和方法而已,猶如跛人需要拐仗,只是為了走路一樣。因此,他反對盲從典籍,重視獨立思考。他認為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相反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這裡,他不僅強調了學習主體性的重要性,而且還隱約提出了學習更需創新,只要是屬於自己的有創意的,那怕平庸些也是可貴的。一位五百年前的學者有如此的意識實在是難能可貴。

把良知賦予新時代的特色即為人之潛能,把致理解為人的認識過程,並結合正在實施的素質教育。我們認為:從受教育者個體的潛在素質的發揮和得益程度上著眼,遵循以啟發、獨立個性解放為主導的教育原則,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符合人類的心理特點,切合教育的心理程式,完全可資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