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頂上月輪孤

《寒山頂上月輪孤》是唐代著名詩僧寒山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景物描寫營造了一種寂靜悠遠的禪境,抒發了詩人對世人心中的佛性難以被發掘的深深惋惜和遺憾。

作品原文

寒山頂上月輪孤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軀②。

注釋譯文

①寒山:山名,位於浙江省天台縣
②五陰:即五蘊,指五種覆蔽本性的東西,色、受、想、行、識。

作品鑑賞

詩的前兩句是寫景。寒山頂上是一輪明月,孤零零地懸在天空,由於月光明亮,星星都似乎消失了,晴空一無所有。這種澄澈空無的夜景和一輪明月,馬上使詩人聯想到禪心、佛性。人的自性本來清淨,空無一物,如這夜空;人的本心明淨如月,又光照萬物。本來人人都有這種清淨的自性,都是可以成佛的,那為什麼又成不了佛呢。
後兩句一轉,非常可惜,人所具有的天然無價之寶——佛性,被“五陰”所掩埋,沉溺在肉體中難以發現。五陰即五蘊,指五種覆蔽本性的東西,色、受、想、行、識。色蘊是組成人肉體的物質;受蘊是由感官引起的喜怒哀樂情感;想蘊是意象作用;行蘊是人的意志活動;識蘊是意識。人一生下來,就開始由肉體到精神不斷積累,接受各種外在的信息、觀念、知識,這些東西一層層覆蓋在原初所具有的自性之上,慢慢就把自性埋沒了。結果人失去了與生俱來的最寶貴清淨自性,卻讓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充塞了心靈,給人造成數不清的煩惱與痛苦。詩人為此感到深深的惋惜和遺憾,但又無可奈何,只能盡力作一點啟發和引導。

作者簡介

寒山,唐代僧人、詩人。姓氏、籍貫、生卒年均不詳。他長期隱居台州始豐(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岩(即寒山),故號寒山子。與台州國清寺(天台宗發源地)豐乾禪師、拾得和尚相交,時有往來。寒山的詩歌表現方法上以教戒說理為主,除間有出以莊語、工語者外,多用村言口語,語氣詼諧,機趣橫溢。因與當時詩壇重典雅含蓄的風氣格格不入,故不為時人稱引。宋以來稍見重視。“五四”以來,提倡白話文體,方引起學術界廣泛的興趣。而且由於其詩長於以通俗機智的語言表現人生哲理,故在日本美國等也頗為流行。寒山詩歌數量,據他自稱有600首,今存300餘篇。唐元和年間,徐靈府始編為3卷。《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7卷。後又有僧本寂作注的7卷本。今均不傳。有《寒山詩》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