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雷爾M25 7.5mm輕機槍

富雷爾M25 7.5mm輕機槍

富雷爾M25 7.5mm輕機槍是二戰期間瑞士的制式武器。該槍以高精度而著稱,即使在今天,其確保武器射擊精度的結構設計仍值得輕武器設計者借鑑。遺憾的是,由於瑞士的中立國策不允許武器出口,使得富雷爾M25輕機槍很少被國外所知,但這並不能抹煞它的光芒。現在,富雷爾M25輕機槍已成為武器收藏家的至愛之一。

設計難題

富雷爾M25 7.5mm輕機槍富雷爾M25 7.5mm輕機槍

自從膛線被發明後,其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提高了武器的射擊精度,但人們更多地關注手槍步槍等的射擊精度,而很少關注機槍的射擊精度。在日常的射擊訓練中,很多武器射擊教官也將訓練重點放在步槍和手槍的射擊上。其實對於機槍來講,能以長點射發射而又能兼顧高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諸多的武器行家在提高機槍的射擊精度問題上也總是喜歡追究射手的操作技能,而很少從武器結構設計上做深一步的探究。

但是瑞士輕武器界對此卻另有看法——“始終理解武器精度的必要性,並將武器精度作為對武器的主要評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輕武器界都在讚譽馬克沁機槍的連發威力並爭相採用時,瑞士則反其道而行之,積極開發自己的輕機槍。

富雷爾M25輕機槍的設計者——阿道夫·富雷爾(Adolf Furrer),是一家由瑞士政府掌管的輕武器工廠的負責人,該廠坐落在瑞士首都伯爾尼。富雷爾曾是一名上校,對武器頗有研究,他認為設計輕機槍必須要利用後坐緩衝裝置來補償輕機槍質量過輕的不足以提高射擊精度。這種認識主要來自於對當時戰爭的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機槍的成功使用,使得每個人都知道武器持續射擊的重要性;而瑞士是個多山的國家,研製一種既能持續發火、又能保持射擊精度的武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該槍的設計過程中,富雷爾上校始終貫徹著這樣的設計理念。

結構設計

富雷爾M25輕機槍口徑為7.5mm,採用了槍管短後坐式自動方式,而沒有像當時的很多機槍那樣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因此降低了導氣式武器容易產生的機件間的猛烈碰撞,使得抵肩射擊變得容易控制,從而提高了射擊精度。據報導,採用單發方式射擊時,富雷爾M25輕機槍的精度相當於狙擊步槍

該槍採用了後坐緩衝裝置,這一設計源於劉易斯機槍。富雷爾認為,這種緩衝機構是機槍設計成功的關鍵部件。在富雷爾生活的那個年代,劉易斯機槍的射擊精度始終是最好的,後來出現的很多連發武器,如布倫輕機槍白朗寧輕機槍,其射擊精度都不如劉易斯機槍。富雷爾M25輕機槍則與劉易斯輕機槍的射擊精度相當,但富雷爾M25輕機槍的質量只有8.2kg,而劉易斯輕機槍的質量卻高達11.8kg。

肘節式閉鎖機構設計

富雷爾M25輕機槍最重要的設計特點就是採用了肘節式閉鎖機構,這一結構參考了馬克沁機槍的肘節式閉鎖結構,並在其上做了改進。

抵肩射擊富雷爾M25輕機槍精準度驚人抵肩射擊富雷爾M25輕機槍精準度驚人

這是由3個連桿構成的曲柄連桿機構,前方的連桿通過聯接銷與槍機相連,中間的連桿固定在槍管節套上(其前端有一突起,與節套上的一個曲線槽配合),後方的連桿固定在機匣上。槍彈被擊發後,槍管、槍管節套和槍機閉鎖在一起後坐(槍管節套後坐時,壓縮復進簧),後坐一小段距離後,後方的連桿擺動,帶動中間的連桿擺動,中間連桿前端的突起沿著槍管節套上的曲線槽滑動,從而帶動前方的連桿擺動,使槍機加速向後,槍機開鎖,槍機上的抽殼鉤將彈膛內的空彈殼抽出。槍機繼續向後運動,擊針回縮到槍機體內。彈殼撞到拋殼挺通過拋殼窗拋出。拋殼窗與進彈口分別位於機匣的左右側,呈相對位置。

在復進簧力作用下,槍管、槍管節套復進,也帶動固定在槍管節套上中間的連桿向前,從而推動槍機向上,從彈匣中推一發彈入膛,復進一段距離後,在後方連桿的擺動作用下,帶動中間及前方的連桿擺動,從而使槍機加速向前,最後前兩個連桿成筆直狀態,槍機關閉彈膛。

在槍機向前運動的過程中,擊針簧被壓縮。當槍機和槍管閉鎖後,如果始終扣住扳機,阻鐵則會再次釋放擊針,擊針撞擊槍彈底火,完成下一個射擊循環。

由於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槍管、槍管節套一起後坐,幾乎吸收了近50%的後坐能量,相當於增加了一個強勁的緩衝器,減輕了運動部件對機匣的撞擊,提高了射擊精度;同時,肘節式閉鎖機構在槍機開鎖後使槍機加速向後運動,相當於減小了槍管和槍管節套的後坐能量,也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

槍管加工工藝

富雷爾M25輕機槍槍管拆解富雷爾M25輕機槍槍管拆解

富雷爾M25輕機槍的槍管採用普通鋼製造,槍管外面設計有縱向肋條,提高了槍管強度,並且使槍管容易散熱。測試表明,發射18000發彈後,射擊精度不變;發射25000發彈後,仍能保持較好的精度。這樣的射擊彈數對於用普通鋼製造而沒有採用硬鉻或者合金鋼的槍管來講是非常難得的。當需要更換槍管或對槍械進行維護時,需要將槍管從機匣上卸下,隨同槍管一同卸下的還有肘節閉鎖組件——該槍每一根槍管都配備一套肘節閉鎖組件,這樣更換槍管非常便利。有評論認為,每一根槍管配備一套肘節閉鎖組件似乎有些多餘,但瑞士武器界認為,“對其他國家來說這樣做是顯昂貴,但在瑞士,這是非常明確的,因為士兵的生命懸於戰場,時間更為重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機槍的需求量大增,常常是武器加工出僅一小時就被送往前線,這種狀況使得瑞士國內鋼材短缺。為了應對戰爭的需求,瑞士武器製造者提出了一個新方法,將一些步槍槍管重新加工為機槍槍管的內管,富雷爾M25輕機槍的槍管也採用了這樣的工藝——將被淘汰的機槍槍管擴孔,再將淘汰的步槍槍管加熱,插入到機槍槍管中;接著進行一系列的工序,首先是預加工,包括兩層槍管間的固定、擴孔、冷作硬化;最後是鑽孔、鉸孔和加工膛線。經過不斷冷作硬化處理的槍管壽命比普通槍管壽命要長。此外,在鋼材短缺或在某種情況下鋼材不能及時得到補充時,將步槍槍管重新加工為機槍槍管的內管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措施。

富雷爾M25輕機槍採用30發彈匣供彈,彈匣插在槍身右側,在彈匣口部有一個帶有彈簧的防塵蓋,當彈匣從槍上卸下後,防塵蓋可以很好地封閉槍身的彈匣口,避免污垢進入槍體。

該槍理論射速為450發/分,每支槍配發34個30發彈匣,採用6~8發點射,每發射400發後,射手需要停止射擊,使槍管冷卻或更換槍管。

衍生型號

富雷爾M25高射機槍富雷爾M25高射機槍

瑞士陸軍上校松德雷格(Colonel Sonderegger)非常欣賞富雷爾M25輕機槍,在該槍研製期間,松德雷格始終關注其研製進程,直到完成所有調試、發射和壽命試驗工作。截止到1928年,有5150支富雷爾M25輕機槍被送到瑞士軍隊。

隨後不久,瑞士就開發出富雷爾M25輕機槍的反坦克型和高射型,口徑均為13mm,槍身質量30kg,初速800m/s,戰鬥射速300發/分。二戰期間,富雷爾M25反坦克機槍和高射機槍成為瑞士保衛阿爾卑斯山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富雷爾M25高射機槍採用金屬不可散彈鏈供彈,供彈方向可左右互換。供彈機構中設計了一個獨特而有效的供彈棘爪,當槍管過熱,需要暫停供彈時,供彈棘爪與供彈機構分離。彈藥箱容彈量有120發和500發兩種。彈藥箱尾板上有計數器,可以顯示彈藥箱內的余彈量,這個信息在戰場上至關重要。槍口增加了助退器,提高了武器的射擊頻率,使高射機槍的理論射速達到1200發/分。

富雷爾M25高射機槍採用較長的槍管,以增加其初速。握把採用單手握持的手槍握把,而不是像很多高射機槍的兩個“D”形握把。手槍握把可以使該高射機槍在瞄準目標時更加靈活、準確。

優勢好評

腰際射擊富雷爾M25輕機槍腰際射擊富雷爾M25輕機槍

瑞士軍隊對富雷爾M25輕機槍非常喜愛,主要原因就是這款機槍具有極高的射擊精度。對於機槍來講,連發時的射擊精度不高是這類武器所共有的致命弱點,這種結構上的缺憾,不僅舊式機槍存在,即便是現代機槍,也仍然存在。而富雷爾M25輕機槍同時具有火力持續能力和較高的精度,因此對敵方構成了極大威脅,同時由於它的機動性好,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尤其適用。

富雷爾M25輕機槍的精湛工藝使得該槍在瑞士武器中聲譽不斷提高,但如上所述,該槍不是大批量生產,這也就意味著該槍具有較高的生產成本,加上瑞士中立國的國策,不允許武器向國外出口,也導致了生產數量的有限,同時也使其他國家的人們對其並不了解。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雖然富雷爾M25輕機槍早已被換裝,但瑞士不會忘記這個在瑞士歷史上為自己的祖國付出了汗馬功勞的功臣。另一方面,由於生產數量有限及獨特的肘節式閉鎖機構,該槍已成為武器收藏家所追捧的對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