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良江之戰

富良江之戰

富良江之戰,時間是宋熙寧九年(1076),宋軍於富良江(今越南紅河)擊敗交趾軍的一次反擊戰。 北宋中期以來,交趾不斷進犯宋邊境。最終宋兵夫30萬由於冒暑涉瘴,糧草不濟,戰死及疫亡者過半,遂許和班師。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宋熙寧九年(1076),宋軍於富良江(今越南紅河)擊敗交趾軍的一次反擊戰。

北宋中期以來,交趾不斷進犯宋邊境。熙寧中,知桂州沈起及繼任者劉彝為防禦交趾,先後編集土丁教戰陣,集舟師習水戰,並停止邊地互市。熙寧八年十一月,交趾統治者以為宋正行變法,廣西邊防空虛,乃命輔國太尉李常傑率軍號8萬攻宋,相繼陷欽、廉(今廣西靈山、合浦)二州。十二月,交趾軍進圍邕州(今南寧)。宋知州蘇緘求援未果,孤軍奮戰,多次擊退交趾軍進攻。次年正月城陷,蘇緘毀家自焚,城中約5萬軍民被殺。

二月,宋廷命郭逵為安南行營馬步軍都總管、本道經略招討使,趙占內為副,率兵10萬進討。七月初,宋軍步騎經潭州(今長沙)、桂州(今廣西桂林)進軍邕州;另遣水軍自廣州涉海西進,水陸夾擊,於八、九月先後收復欽、廉、邕等州。十二月初,進至思明(今寧明東)。為保障翼側安全,郭逵先遣副都總管燕達攻廣源州(今越南廣淵),迫其觀察使劉紀出降。繼集兵由思明南進,至決里隘,遇交趾軍列象陣以拒,宋軍持強弩猛射,以長刀砍象鼻,象回走踐踏,交趾軍潰退。宋軍乘勝拔桄榔縣與門州(均在今越南同登西北),由間道直抵富良江。交趾軍列戰船400餘艘,據江阻擊,宋軍不得渡。郭逵、趙占內先令將士伐木,製造攻具。繼而依燕達建議,暗遣軍設伏山間,逐步減兵,示弱誘敵。交趾軍中計,傾眾數萬出戰。宋軍伏兵盡發,步騎合擊,以砲發石,猛擊其船,趁帆折檣摧混亂之際,選精兵乘大筏猛攻,大敗交趾軍,殺數千人,斃其大將太子李洪真,俘左郎將阮根。交趾王李乾德被迫求和。宋兵夫30萬由於冒暑涉瘴,糧草不濟,戰死及疫亡者過半,遂許和班師。

富良江之戰富良江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