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報

《富平報》是中共富平縣委機關報。1956年5月21日創刊,8開2版5日刊。1958年5月3日改為3日刊,10月1日改出4開4版,11月4日又改出8開2版日報。是年年底,富平縣併入銅川市,《富平報》停刊,大部分職工調入銅川報社。《富平報》於1985年10月5日復刊。是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習仲勛題詞:“努力辦好富平報,為社會主義物質、精神兩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1986年7月1日正式出版《富平報》,4開4版,周報。郵局發行。社址:富平縣政府院北二樓。《富平報》創刊時,張鴻儒任主編,有職工8人,改日報後,職工增至24人。《富平報》復刊時,惠旺先後任正、副社長兼主編。1989年4月,報社設編委會,下設編輯組、記者組、報務組和辦公室。楊特宇任社長兼總編,惠旺任副社長兼副總編。有職工12人,其中編採人員9人。有編輯、記者職稱的3人。《富平報》宣傳的內容及其特色。中共富平縣委十分重視農田水利建設,報紙狠抓了農田水利建設的報導。如1958年12月刊登了《石川河東乾渠破土動工》《流曲公社萬名雄師出征水利》《雷村大隊水土保持搞得好》3篇訊息,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的農田水利建設運動。復刊的《富平報》繼承和發揚了創刊時期的辦報特色。文章篇幅短小,通俗易懂。恰如其分地設定欄目近20個。其中“富平各地”、“致富之路”、“振興富平之我見”、“祖國各地富平人”、“頻陽文摘”等欄目,由於地方特色濃郁,深受讀者歡迎。《富平報》自復刊到1989年,共被《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渭南報》等報刊轉載稿件80多篇。獲全國、全省、渭南地區好新聞稿獎14篇。其中在全省1988年度好稿評比中,記者郭建軍寫的《賣大糞的專業戶》獲好新聞獎。1988年在全國縣報評比中,記者李印功寫的《農民用糧食做肥料》《七嘴八舌說……》分別獲得一、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