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資

家資

家資,亦作“ 家貲 ”、“ 家訾 ”。漢語辭彙。 拼音:jiā zī 釋義:家中的財產。

詞目

家資

拼音

jiā zī

注音

ㄐㄧㄚ ㄗㄧ

出處與詳解

亦作“ 家貲 ”、“ 家訾 ”。家中的財產。

1、《漢書·杜周傳》:“始 周 為廷史,有一馬,及久任事,列三公,而兩子夾 河 為郡守,家訾累巨萬矣。” 顏師古 註:“訾與貲同。”

2、《後漢書·朱暉傳》:“ 建初 中, 南陽 大飢,米石千餘, 暉 盡散其家資,以分宗里故舊之貧羸者,鄉族皆歸焉。”

3、晉 乾寶 《搜神記》卷四:“ 麋竺 字 子仲 , 東海 胊 人也。祖世貨殖,家貲巨萬。”

4、唐 韓愈 《鄭群贈簟》詩:“日暮歸來獨惆悵,有賣直欲傾家資。”

5、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晉 人所謂見 何次道 ,令人慾傾家釀,猶雲欲傾竭家貲以釀酒飲之也。”

6、明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己巳,虜薄都城。公(袁可立)條上方略,密緻當事,括家資再助軍興一千兩。”

7、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資,必得巨萬。

8、清 李漁 《奈何天·焚券》:“我想主人的家貲,已過百萬,也富到極處了,還要錢財何用?”

9、郭沫若 《行路難》五:“攏總只有四五百塊錢的家資,吃不上兩三個月不是便要討口了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