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食療手冊

《家庭食療手冊》所介紹的食譜,是中國食療良方中的精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名老中醫劉燕池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保健養生食療第一節

內容介紹

《家庭食療手冊》內容簡介:千百年來,如何健康長壽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門課題,也是人人關心的問題。自古就有用食物營養來保健身體和防治疾病的傳統。《家庭食療手冊》是一部供家庭使用的科普讀物,以實用性為原則,力求科學性、系統性與通俗性的完美結合,以適應各種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並便於直接操作套用。《家庭食療手冊》共分為七篇,分別介紹了食療的基本知識,健康與膳食結構,食物治病的依據,常用食療食物類證、性能與功用,常見病症食療,常見症狀食療和保健養生食療七個部分。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可以使讀者獲得有指導意義的家庭食療保健知識。《家庭食療手冊》主要特色在於運用中西醫結合理念,將現代食物營養素與中醫食材性、味、歸經、升降沉浮理論相結合,體現了因時、因地、因人、因病辨證食療思想。這在目前的食療專書中是個首創。《家庭食療手冊》所介紹的食譜,是中國食療良方中的精品。按照這些食譜製作飯食、萊餚,原料不難覓,操作亦簡便。若能長期食用健身飯菜,定會收防病療疾、強身健體之效。

作者介紹

肖延齡,196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武安市人。中醫內科學碩士,針灸學博士,應激醫學博士後。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門診部副主任,中醫內科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持或主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2項,參加部局級課題3項;主編或副主編專著5部,參與編著2部;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作為特邀醫學專家,多次參加北京電視台《晚晴》節目和中國國際電台《中華養生》節目錄製。在華醫網主講《中國中醫基礎理論》。師從全國著名針灸學家石學敏院士學習針灸,擅長套用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肺心病、慢性心衰、高血壓病、中風后遺症),頑固性口腔潰瘍,過敏性疾病,更年期綜合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黃褐斑,妊娠斑,痤瘡,月經不調,痛經,男女不孕症。以及套用針灸治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各種痛證和神經運動系統疾病。
馬淑然,196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基礎醫學院中醫基礎系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名老中醫劉燕池教授的學術繼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劉燕池名醫傳承工作站負責人。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門診部內科、婦科專家。國家公派赴美訪問學者。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同行評議專家。《中國醫藥》雜誌審稿專家;《中華中醫藥》雜誌審稿專家。主持國家級、部級課題3項;主編教材、專著10餘部;參編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獲得科研獎6項。作為特邀醫學專家,在華醫網錄製《中醫診斷學》、《中醫婦科學》視頻講座;在超星學術視頻錄製《中醫藏象理論及常見臟腑病證的防治》視頻講座。科研方向:中醫四時五臟陰陽理論整理與實驗研究。臨床特長:哮喘、過敏性疾病、胃病、冠心病、高血壓、盆腔炎、月經不調。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常見症狀的營養治療
食療的原料來源
食療原料的性能
食療原料的配伍
食療膳食的類證
食療的基本原則
食療的注意事項
食材的選購
食材的烹調方法
第二章 健康與膳食結構
合理營養與膳食
營養與疾病
平衡膳食結構
平衡膳食的飲食習慣
特殊生理條件下的營養和膳食
特殊工種工人的保護性膳食
第三章 食物治病的依據
辨證施食
調養脾胃
兼護諸髒
四氣相宜
五味正歸
食物歸經
升降浮沉妙用
宜忌得當
第四章 常用食療食物類證、性能與功用
穀物類
豆類
蔬菜類
水產品類
家禽家畜昆蟲類
水果類
乾果類
第五章 常見病證食療
第一節 內科
系統一傳染病
辨證食療小貼士
辨證食療小貼士
辨證食療小貼士
細菌性痢疾
系統二循環系統疾病
系統三消化系統疾病
系統四 內分泌系統疾病
系統五血液病
系統六神經系統疾病
系統七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系統八呼吸系統疾病
系統九癌症疾病
第二節 婦產科
第三節 男科
第四節 兒科
第五節 五官科
第六節 皮膚病
第七節 外科
第六章 常見症狀食療
失眠
頭暈頭痛
中暑
貧血
水腫
疲乏
便秘
腹瀉
白髮
腰痛
咳嗽
記憶力減退
第七章 保健養生食療
第一節 女性
美容養顏
豐體瘦身
孕期及臨產保健
產後保養
更年期保健
第二節 男性
強體增力
保腎護肝
減壓抗疲勞
減肥排毒
第三節 寶寶
嬰幼兒發育
增高助長(12~18歲--青春期)
第四節 老年
益智健腦
聰耳明目
強身健體
抗衰老
第五節 不良嗜好的保健
吸菸
酗酒
熬夜
第六節 四季與地域養生食療方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飲食養生
北方
南方
第七節 體質養生食療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