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漢語漢字]

宵[漢語漢字]

宵 ,拼音:xiāo本義:入寢。轉義:入夜。“宵”指入夜時段,大概在晚飯後的八、九點鐘,是上床睡覺的時候。

基本信息

宵[漢語漢字] 宵[漢語漢字]

拼音:xiāo  注音:ㄒㄧㄠ 部首:宀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五筆86:PIEF  五筆 98:PIEF

倉頡:JFB  鄭碼 WDKQ  電碼:1366

筆順編號:4452432511  四角號碼:30227  UNICODE:5BB5

詞語解釋

形聲。字從宀,從肖,肖亦聲。“肖”指“(聲音)變小變細”。“宀”指“人家”、“宅屋”。“宀”與“肖”聯合起來表示“一家人說話聲變小變細了(休息了)”。 本義:入寢。 轉義:入夜。

辨析:宵和夜。“宵”指入夜時段,大概在晚飯後的八、九點鐘,是上床睡覺的時候。“夜”指黃昏之後夜幕降臨到次日早晨太陽快要出來的時段,大約是每天傍晚六時到次日早晨六時。

夜:今宵|良宵|元宵佳節|通宵達旦。

詞語典故

宵 <名> 同本義

宵,夜也。──《說文》

宵中星。──《書.堯典》 案:“宵中星”與“昏中星”有所區別:“昏中星”指黃昏時刻升到子午線上的星。“宵中星”指晚飯到睡覺時段(大約是晚上六點到九點之間)升到子午線上的星。

禁宵行者。──《周禮.司寤氏》

甘暝太宵之長。──《淮南子.精神》。注:“長夜之中也。”

宵扈宵。──《爾雅.釋鳥》。樊注:“夜為農驅獸者也。”

晝爾於茅,宵爾索宵。──《詩.豳風.七月》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今宵酒醒何處。──宋.柳永《雨霖鈴》

方元宵宴客,有傳遼將李性忠與張爾心謀叛者,諸監司怖甚。公(袁可立)徐命小隊阿殿過沈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方言集匯

粵語:siu1

客家話:[客英字典]siau1[東莞腔]siau1[梅州腔]siau1[客語拼音字彙]seu1xiau1[沙頭角腔]siau1[台灣四縣腔]seu1[海陸豐腔]siau1[寶安腔]siau1[陸豐腔]siau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雕切,音消。《說文》夜也。從宀。宀,下冥也。肖聲。《書·堯典》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注》陽氣消也。《詩·召南》肅肅宵征。《周禮·秋官·司寤氏》禁宵行者。《注》宵,定昏也。

又《莊子注》不由明坦之路曰宵。

又小也。《禮·學記》宵雅肄三。《注》宵之言小也,習小雅之三。

又宵行,蟲名,如蠶,夜行,喉下有光如螢。《詩·豳風》熠耀宵行。

又與綃通。《儀禮·士昏禮》姆纚筓宵衣。《鄭注》宵,讀如素衣朱綃之綃。

用法示例

如:宵煙(指夜晚的煙霧);宵宿(住宿;住宿的地方);宵夕(晚上);宵中(夜裡,晚上);宵分(半夜,深夜);宵行(夜間出行);通宵營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