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膏

宮寒膏精選上等純良中藥,嚴格遵古炮製而成,藥性持久,溫散內寒,使氣血各有所歸,而達調節臟腑陰陽,通達氣機,調理血脈,培元固本,活血化瘀,溫經止痛,有效緩解並消除女性因宮寒引起的經期腹痛、腰骶酸痛、手腳冰冷等症狀之功效,是中華民族傳統中醫藥的瑰寶。

產品簡介

【產品名稱】:宮寒膏
【主要成分】:當歸、白芍、細辛、川穹、白芷、香附、丹參、莪術等。
【性狀】:黑膏藥 盒子裝
【功能主治】:女子宮寒、痛經等
【使用方法】:以生薑擦拭皮膚後,取膏藥兩貼分別貼於關元穴、命門穴。每付可貼三天,十付一療程。
【注意事項】:1、宮寒膏孕婦禁用。
2、少數人對膏藥有過敏反應,停用即可。
【價格】:48元/付
【規格】:2貼/付 一盒10付
【貯藏】:密封,置陰涼乾燥處。

配方

宮寒膏由當歸、白芍、細辛、川穹、白芷、香附、丹參、莪術等中藥材精細配伍,藥效第一時間作用於病灶宮腔,迅速發揮其散寒理氣、榮血化淤、舒經鎮痛、通暢氣血、增強子宮免疫力之功效。有效緩解宮寒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亦可通孕、養顏。
當歸:性溫味辛,氣味俱輕揚也。為血中之氣藥,益血之體,養血而中守,能使氣血邪氣,各歸於所當歸之地。逐瘀血、生新血之效可使血脈通暢與氣並行,以作為宮寒膏里的一味主方。《日華子本草》:破惡血,養新血,潤腸胃,榮筋骨,澤皮膚,排膿止痛。蓋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甘溫,能和營血,辛溫能散內寒,使氣血各有所歸。
白芍:味苦、酸、氣平、微寒。氣薄味厚,陰中之陽。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腰腹痛。白芍起到扶陽收陰、養肝調血、益脾散邪、破滯行血的作用。
細辛:性溫,無毒,味辛熱。溫陰經,散水寒以去內寒。安五臟,通精氣,主血閉,婦人血瀝腰痛。其散風寒浮熱,溫經發汗,能行水氣,以潤腎燥,專治少陰經頭痛。《本草蒙筌》:安五臟尤益肝膽,溫陰經鏇去內寒。
川穹:味辛甘,溫。主治中風入腦頭痛,婦人血閉無子,逐疼痛,逐血通經。古人所謂血中之氣藥者,以能辛散,又能引血上行也。《日華子》云:能除鼻洪、吐血及溺血,破結宿血,養新血。
白芷:味辛,溫。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陰腫,寒熱,破宿血、補新血,長肌膚潤澤。《藥性論》:能治心腹血刺痛,除風邪,主女人血崩,和利血脈而不枯耗。療婦人瀝血腰痛,用之則有利無害者也。
香附:味甘,微寒,無毒。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腑腫腹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皰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後百病。
丹參:味苦,氣微寒、益氣、無毒。養神定志,通利血脈。《景岳全書》:丹參養血活血,生新血,行宿血,故能安生胎,落死胎;血崩帶下可止,經脈不勻可調。亦能養陰定志,益氣解煩,調經逐瘀散結理滯,引百藥至氣分的作用。
莪術:味苦、辛,溫,無毒。色黑屬在血分,氣中之血。專驅破痃癖,止心疼,通月經,消瘀血。入氣藥仍發諸香,在女科真為要劑。《景岳全書》:走肝經,善破氣中之血。治血滯作痛、經血中常出現血塊、證屬寒凝胞宮的痛經症。

調理

中醫養生傳統中,“女性體質屬陰,切勿貪涼。”即使於炎熱的夏季,女性亦不宜過多食用冷飲、瓜果等寒涼之物,由冰櫃中取出之物需放置些許時候再食用,食用冷食之前宜先食用些熱食墊其底,以防止冷食直接刺激腸胃而致冷氣下達子宮。平素宜多食用補氣暖身之物,如核桃、棗、花生等堅果類。炒菜時放少許生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