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養殖山瑞鱉技術

放養山瑞鱉苗種前,用濃度為5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藥液徹底浸泡消毒養殖池。 每次換水應在山瑞鱉吃完餌料後為宜,每次換水量為原池水的2/3。 底沙每兩個月換一次,每次全部換完,新沙用濃度為50毫克/升高錳酸鉀藥液浸泡消毒30分鐘後再放入鱉池。

山瑞鱉在分類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鱉科、鱉屬,俗稱山瑞。筆者於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在室內3.6平方米的兩個小水池內進行了山瑞鱉的養殖。投放30隻山瑞鱉,經10個月的養殖,養殖成活率100%,獲得銷售總收入7500元,扣除種苗、水電、餌料等開支3900元,獲純利3600元。目前,山瑞鱉的野生資源極為稀少,市場價格較高,室內養殖山瑞鱉是一條較好的致富門路。現將養殖技術簡介如下,供參考。
一、養殖池
養殖池兩個,為水泥沙漿磚砌,內壁抹光,池底平坦,一個建於三樓套間內的衛生間與廚房之間的空地上(1號池),另一個建於陽台上(2號池),面積均為1.8平方米(長1.5米、寬1.2米),池高0.5米。池底鋪上5厘米厚的邕江細沙,蓄水深度20~25厘米。放養山瑞鱉苗種前,用濃度為5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藥液徹底浸泡消毒養殖池。
二、種苗放養
山瑞鱉種苗購自南寧市三塘鎮特種動物養殖場,為人工繁殖並經短期培育的稚鱉,平均體重10.8克,平均體長3.2厘米。稚鱉健康活潑、反應快、體質好。放養數量30隻,前期3個月全部集中於1號池養殖,中後期(山瑞鱉體重長到100克左右)分一半到2號池養殖,分池時,儘量保證每個池的山瑞鱉大小一致。
三、飼養管理
1.餌料選擇及投餵 餌料種類選擇黃粉蟲、鮮畜禽肝臟、新鮮魚肉等。餌料台用木板製作並固定於池邊,作為盛放餌料之用。水溫在28~30℃時,每天餵3次,分別在8時、12時、17時投餵;水溫在25~28℃時,每天餵2次,分別在9時、16時投餵。每次投餵量以投餵1小時後吃完或剩少許餌料為宜。黃粉蟲主要用於前期投喂,可到花鳥市場購買黃粉蟲種,用麥麩等飼料在家自己培育。畜禽肝臟、魚肉等餌料到菜市場購買,在養殖前期要剁碎後投喂,在養殖中後期要切成小塊投餵。
2.水質調節 依靠換水、換沙來調節水質。換水水源為食用自來水,也可選用江河水、水庫水或井水。春夏季每天換水兩次,秋冬季每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應在山瑞鱉吃完餌料後為宜,每次換水量為原池水的2/3。底沙每兩個月換一次,每次全部換完,新沙用濃度為50毫克/升高錳酸鉀藥液浸泡消毒30分鐘後再放入鱉池。
3.水溫和光照調 冬春季,當水溫低於25℃時,採用人工加溫方法調節水溫,加蓋塑膠薄膜保溫。每個養殖池使用120瓦水槽用加溫棒和60瓦電燈泡各一個,進行控制水溫和增加光照,將水溫控制在25~30℃之間,絕大部分時間控制在28~30℃之間。夏季水溫超過32℃時,在池邊用鴻運扇吹風降溫。冬春季陽光充足時,拉開塑膠薄膜,將山瑞鱉集中於陽台的2號池曬背,曬背最好在上午9~10點進行,每次曬背1~2小時,增加光照時間,促進鈣和維生素D的轉化和吸收,提高山瑞鱉的抗病力,也可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四、病害防治
每天必須把餌料台清洗乾淨,每周用濃度為50毫克/升高錳酸鉀藥液浸泡消毒一次。養殖過程中,每隔15天用濃度為10毫克/升高錳酸鉀藥液或3%食鹽水加3%小蘇打混合藥液浸泡15~20分鐘。如發現山瑞鱉有外傷時,用2%的碘酒塗抹患處。如發現個別山瑞鱉有拉肚子等腸胃炎時,立即用氟哌酸等藥物(每10隻山瑞鱉每次用1粒氟哌酸)拌餌料投喂,每天兩次,連續用三天。如發現山瑞鱉食欲不振、反應遲鈍時,用濃海帶浸出液(每10千克水中加入切碎的乾海帶100克)浸泡三次,每天一次,每次30分鐘。

作者單位:廣西水產畜牧學校

(本文已被瀏覽 1539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