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差異性傳導

1910年由Lewis首先提出,當時他將此概念定義為“室上性激動未能按正常途徑在心室內傳播”。目前認為室內差異性傳導是指心室內傳導系統生理不應期變異而引起室上性衝動的暫時性室內傳導異常。

1910年由Lewis首先提出,當時他將此概念定義為“室上性激動未能按正常途徑在心室內傳播”。目前認為室內差異性傳導是指心室內傳導系統生理不應期變異而引起室上性衝動的暫時性室內傳導異常。也就是說室內差異性傳導是功能性的,暫時以心室內傳導系統生理周期長度的改變所致,它既不包括竇律時永久性或間歇性束支阻滯,也不含因傳導組織解剖異常而引起的異常傳導,如預激綜合徵等。室內差異性傳導是生理性干擾現象的一種,因其衝動是從心室的上部傳來的,此時心室內傳導組織尚未從前一次激動中完全復原,受到相對不應期的干擾所致。一般地,室內差異性傳導分為非相性和相性兩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