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兒童

室內兒童

室內兒童是指一些不喜歡到戶外活動,不喜歡接觸大自然,或者在面對大自然時不知所措、無動於衷的兒童群體。“室內兒童”更容易出現各種青少年問題,比如肥胖、抑鬱以及注意力失調等。

現狀

室內兒童室內兒童

有美國研究機構發現,2005年美國人開始使用電子產品的年齡已由八歲下降至六歲半。從1997年到2003年間,9歲~12歲的兒童參加徒步旅行釣魚、沙灘遊戲以及園藝等戶外活動的比例下降了50%;與此同時,這群兒童用在電腦遊戲、電視、視頻遊戲、睡眠、學習上的時間則增加不少。

200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英格蘭地區兒童人均電腦占有率最高,花在螢屏上的娛樂時間越來越多。其中,有37%的人每天玩3小時電腦遊戲,有的甚至整天沉迷於此。10歲兒童在課餘時間安排上比2001年的10歲兒童擁有更多自由和選擇,其中大部分人擁有自己的電視和手機。
8歲~18歲的兒童每天花在電視機、電子遊戲、電腦音樂播放器和其他媒體上的時間是6.5個小時。對很多人來說,虛擬世界已經成為比大自然更為熟悉的世界。

群體特徵

1、不喜歡到戶外活動;

2、不喜歡接觸大自然;

3、面對大自然時不知所措、無動於衷。

產生原因

室內兒童室內兒童

1、“室內成年”養育出“室內兒童”
據調查,父母日常娛樂活動的選擇對兒童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如果父親每周玩電腦遊戲的時間超過10~20小時,母親沉迷電視的時間每周超過20~35小時,孩子很難不發展成一名“室內兒童”。因為父母在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他:螢幕上的虛擬世界多有趣,而外出徒步旅行非常累,浪費腦細胞。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童,自然就會留在室內,變成薯片和超級遊戲的愛好者。
2、電子遊戲產品充任“保姆替身”
父母們認為給孩子購買掌上遊戲機、電玩軟體、動畫DVD和音樂播放器是使孩子安靜下來的法寶。事實上,一開始,電視節目、DVD動畫、電子遊戲產品都是作為孩子的“伴玩保姆”出現的,父母認為孩子被吸引住了,不再喜歡外出,也不呼朋喚友地玩鬧,也不要求父母陪伴,但最終他們卻發現,一旦關掉電腦和電視,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娛樂,整個精神狀態也會變得空虛失落
與簡單快捷的虛擬遊戲相比,觀察、欣賞和深入自然要調動更為複雜的思維活動,已被虛擬遊戲訓練出“單一思維”的孩子會覺得還是呆在室內的人工環境裡更舒服,他們調動思維,迎接挑戰的能力已經空前地退化了。

3、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父母們擔心孩子在戶外無人照看,而媒體有關犯罪問題的炒作則加劇了父母對子女安全的擔憂。

產生影響

室內兒童室內兒童

正面影響

根據國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沉溺於遊戲的孩子,並不一定都會是得到壞的效果。善於玩遊戲的小孩子,注意力一般更加集中,而且對於圖形的辨認能力更加強,互動性也更強一些。至於孩子通過網路結識的一些朋友,也不全都是“壞人”。而且在網路中,孩子往往能更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而通過網際網路,也能夠更快的了解世界的變化。

負面影響

長期處於室內,沒有適當的體育活動,對於兒童的身體成長極其不利。尤其是不足七歲的兒童玩電腦遊戲會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

經常通宵沉迷電腦遊戲導致極度缺乏睡眠,沒有精神。同時社會技能將會出現大滑坡。室內兒童正面臨對“真實人際關係”失去熱情和激情的危險。

兒童在計算機前大多只會不斷急促地按動滑鼠,這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兒童的理性分析發展。而動作遊戲也被指為不斷提供感官刺激,使兒童集中力下降,從而影響學習能力。

此外,“室內兒童”更容易出現各種青少年問題,比如肥胖抑鬱以及注意力失調等。

預防措施

1、父母可為孩子購買一些戶外活動的玩具和遊戲,例如排球、水槍等,讓自己的子女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

2、放學後,可帶著孩子去公園遊玩,調節心理,放鬆心情。也可定期組織近郊一日游,逢到周末便可以家庭為單位與親友到戶外運動,如徒步旅行。

雙語解讀

Indoor children 室內兒童

Children who are not fond of outdoor activities or being close to nature. They are susceptible to

problems such as obesity, depression and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網路文化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