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電影《客途秋恨》由許鞍華導演,吳念真編劇,陸小芬和張曼玉主演,於1990年公映。電影講述一對母女從隔閡矛盾到彼此諒解的經歷,出自許鞍華的真實身世。影片榮獲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電影劇情

曉恩(張曼玉飾)自小與母親有隔閡,長大後外出求學。因妹妹嫁人移民,曉恩回到了久違的家,卻與母親葵子(陸小芬飾)的矛盾越發嚴重。直到曉恩決定陪伴母親回日本探親,她才真正開始了解母親的過去。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母親隻身到偽滿洲國投靠兄長,結識了身為國民黨文書的父親(李子雄飾),戰後結婚留在了中國,卻因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母親與公婆之間誤會不斷。曉恩終於感受到母親身處異國他鄉的寂寞無助,母女在日本探親的旅途中取得了溝通與諒解 。

《客途秋恨》海報 《客途秋恨》海報
《客途秋恨》演職員表字幕 《客途秋恨》演職員表字幕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葵子 陸小芬
曉恩 張曼玉
父親 李子雄
祖父 田豐
祖母 蕭湘
曉惠 林群
妹夫(曉惠丈夫) 鍾兆光
曉恩(小時候) 楊庭恩
曉惠(小時候) 張嘉莉
英國友人 Tracy Cavalier;Cathy;
街頭賣唱者 Mathew J. Walkens
舅父 加地建太郎
舅母 逸見慶子
小舅父 山本寬
母親老師 川上夏代
荒川哲郎 村田則男
農夫 今西正男
情敵 佳島尤季
母親友人 阿郎光子;太原穰子;市川千惠子;

職員表

出品人周乃忠、林登飛
製作人廖鳳平、陳淑賢、王淑英、杜又陵、舒琪
監製趙琦彬、王羽
導演許鞍華
副導演(助理)敬海林、郭秀芳、竹內賢治、郭珊蓉
編劇吳念真
攝影鍾志文
配樂陳揚
剪輯黃義順
道具何錦佳、金子明子、馬場昭子
藝術指導胡金銓
美術設計奚仲文
造型設計文潤鈴
服裝設計陳顧方
燈光陳桂和
錄音鍾有添、杜篤之
劇務謝志華
場記馬寶山
發行巨星錄像發行(香港)有限公司、寰亞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影碟發行)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曉恩 演員張曼玉
曉恩自小與母親產生隔閡,直到陪伴母親回日本探親,才漸漸理解了母親昔日異國他鄉的寂寞無助,終與母親取得溝通與諒解。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葵子 演員陸小芬
葵子在抗日戰爭時期隻身來到東北偽滿洲國投奔兄長,一次險境中得到身為國民黨文書的父親救助,決意結婚並留在中國。然而由於言語不通和生活習慣不同,葵子與公婆、女兒矛盾重重,直到葵子決定帶曉恩回自己的家鄉日本看看。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父親 演員李子雄
曉恩的父親是國民黨文書,在偽滿履行公職時救助了葵子一家,夫妻感情和睦直到病故。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客途秋恨[1990年許鞍華執導電影]
舅舅 演員加地建太郎
葵子的哥哥,在偽滿洲國被救助後攜家返回日本。葵子帶曉恩回日本探親時盛情接待母女倆,並向曉恩講述了許多葵子過去的故事。

電影原聲

曲目 作曲 作詞 編曲 主唱 歌曲供應
客途秋恨 (國語主題曲) 陳揚姚謙黎小田曾淑勤-
秋天復秋天 (粵語主題曲) 陳揚 潘源良 黎小田 梅艷芳 華星娛樂有限公司

獲獎記錄

年份獎項名稱獎項內容獲獎情況
1991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最佳編劇提名
1990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獲獎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造型設計提名
1990義大利瑞米尼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獲獎

影片評價

電影《客途秋恨》是一部講述異鄉異客,關於理解和體諒的故事。片中母親葵子在抗戰後隨夫留在中國生活,卻因語言不同和生活習慣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女兒曉恩不了解母親的過去,母女感情疏離。直到兩人赴日省親,曉恩切身體會到身處異鄉的孤單惶恐,母女間才得以心靈溝通。電影作為導演許鞍華的半自傳作品,許鞍華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體現出導演早年輾轉中、日、英多地的真實經歷,多種文化在片中形成鮮明對比。影片主題落在母女之間微妙複雜的情感上,手法以女性化角度描繪母女間的情感與隔閡,從細微處感動人心,一些片段如泣如訴,令人動容。(1905電影網影評)

電影《客途秋恨》被認為是許鞍華最感人、最令人難忘的電影之一。這部半自傳影片描述一位女兒慢慢體會到身為日本人的母親在香港生活的種種艱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香港,移民及遷居壓力很大,而影片中不同文化間的疏離感、分裂的忠誠、隔代人之間的諒解,都令當時的香港人產生了共鳴。即使如今香港回歸超過十年,在回流的香港移民心裡該影片依舊是永恆的經典。(《許鞍華之客途秋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