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靈國畫

宜靈國畫

宜靈國畫交流方式 新浪微博@宜靈國畫

宜靈國畫人物名片

姓名:陳宜靈(陳楓),號“芳蘭齋“、”宜靈雅韻“、”紅粉佳園“、”楓韻凝香”;性別:女;籍貫:福建莆田;職業畫家、藝術家、國畫培訓師、擅長國畫創作與教學,【宜靈國畫】創始人。

宜靈國畫藝術簡介

上世紀70年代初期出生於文化世家,祖籍福建莆田,成長於具有濃厚書畫氛圍的廈門市;自幼習畫,潛心於國畫花鳥的研究與創作,經過多年技藝上的突破與創新,在國畫花鳥、尤其是國畫牡丹、荷花、蘭花、鳳凰花、三角梅上獨樹一幟,在其它題材的作品上亦得心應手,百花齊放、栩栩如生;同時致力於書畫培訓的研究、探索、實踐,不惜餘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掘、培育書畫藝術人才。

宜靈國畫創作原則

秉持“讓藝術感染、讓心靈陶冶、讓作品說話”的書畫創作原則,推出一系列獨具風格、雅俗共賞的國畫作品;經過多年技藝上的研究與創新,在傳承與創新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宜靈國畫】;套用工寫結合的技法,創作出各種意境深遠、時代氣息、清新典雅、生動風趣、靈韻飄灑的國畫作品。

宜靈國畫教學理念

堅守“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醞釀”的教學理念,探索出一條“以興趣促進學習、以體驗激發進步、以關懷導向突破”的全新教學模式,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國畫學生。

宜靈國畫風格解析

●清新典雅:通常藝術家的作品都需要細細琢磨、慢慢品味方可解讀出其中的韻味,而【宜靈國畫】則有所不同,一鋪開畫卷,眼前剎那間為之一亮,有種吸引力莫名的喜歡上她,一見鍾情原來可以如此輕易的浮動在畫面中,或許這就是女性畫家不可抗拒的藝術特質。
●意境深遠:如果第一眼就為之著迷,得小心梳理一下心情,可千萬別錯過了另一番收穫,因為【宜靈國畫】將更多的生活哲理與藝術情操隱藏在畫裡畫外;但是如果能放下一切包袱,暫且開闢一片寧靜的天地,不經意間會豁然開朗,思維敏捷,精神煥發,實際上【宜靈國畫】已經悄然導向了好遠、好遠……
●時代氣息:藝術來源生活,藝術承載時代,藝術引領潮流,【宜靈國畫】更具鮮活的時代色彩,筆墨間流淌著當下各種精神風貌與生活印記;或友情、或親情、或愛情,亦或是擦肩而過的路人,都能在畫面中演繹得淋漓盡致;許多年後,世人將在發黃的古色古香里嗅到這個年代的歷史痕跡。
●生動風趣:累了、困了、心碎了,是時候放下一切歇歇了。走進【宜靈國畫】,仔細聆聽:鳥語花香、雲淡風輕、濃情厚意、蝶舞傾城、弄影成雙、高處不勝寒……,驀然回首,一切煩惱早已煙消雲散。
●靈韻飄灑:見過靈動的小精靈嗎?她悄然從指間溜走,因為想不到要打開那幅畫卷;她跳躍著從身旁閃過,因為來不及“百度”她的底細;她偷偷地從門縫裡逃脫,因為捨不得揭開她的面紗;她頑皮地從眼前飄走,因為還沒讀懂她的心思;細細體會,【宜靈國畫】不曾離開,一直就在身邊:看得見的風景,摸不著的灑脫。

宜靈國畫藝術歷程

【宜靈國畫】的問世猶如一個活潑可愛小孩的誕生,經歷風風雨雨、磕磕碰碰、峰迴路轉從懵懂走向成熟;探尋【宜靈國畫】的成長足跡,給人印象深刻的感受是:從尋常中誕生的藝術更容易“飛入尋常百姓家”。接下來從不同時期的創作經歷解讀陳宜靈老師對國畫藝術的追求與執著,時間追溯到上個世紀她的孩提時代。

●1975年至1995年:

【宜靈國畫】醞釀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憑著繪畫天賦,陳宜靈老師幼兒時期經常臨摹小人書里的各種人物,無意間敲開了書畫之門。【宜靈國畫】那時就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芽,國小時光在朦朧的塗鴉中度過,中學時代對文科情有獨鍾,高中畢業後進入國企工作,利用業餘時間進修完大學漢語言文學課程,正是這種紮實的文學根基為後來形成的國畫風格奠定了深刻的文化底蘊。

●1995年至2001年:

【宜靈國畫】探尋期:正如小孩的成長,在摸爬滾打中漸漸的學會了走路。【宜靈國畫】也經歷了一段迷茫期,陳宜靈老師剛開始接觸國畫也是不著邊際地臨摹各類國畫題材的作品,從臨摹山水畫入手,後轉為花鳥畫,再拐到人物畫,後來又回歸到花鳥畫,幾經變化才尋覓到那份熟悉的感覺,後來慢慢的被花鳥畫所迷戀;正是這番轉折與取捨後來造就了在國畫花鳥上的獨樹一幟。

●2002年至2008年:

【宜靈國畫】成長期:“生活能改變一切,生活能造就人才”,陳宜靈老師一直認為是生活打造了她;這期間她進行了大量的國畫創作,前期利用工作的閒暇時間閉門修煉,過著三點一線的機械生活;婚後不久毅然辭掉待遇不菲的工作,專心於國畫的研究與創作,同時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賦予國畫不同的韻味;即使在最艱苦、最難熬的時期她也堅持不懈地揮毫潑墨,在國畫中尋找人生的寄託,漸漸的她所創作的作品開始靈動起來。

●2008年至2011年:

【宜靈國畫】轉型期: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得感謝網路,感謝網友,感謝身邊的親朋好友。雖然生活中、網路上朋友們的讚美聲不斷,可她總覺得作品有些欠缺,特別是一直強調書法水平顯得有些幼稚;為了攻克這一難關,這期間陳宜靈老師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進行書法修煉,力求呈現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功夫不負有心人,閉關修煉後書法終於上了一個台階,作品也就進一步鮮活起來。

●2011年至2012年:

【宜靈國畫】創新期:推陳出新,這一年多隨著繪畫技法的嫻熟和對國畫新的領悟,陳宜靈老師大膽地進行用色方面的創新,與之前的作品相比水墨味道更加厚重;另一方面她抽出部分精力投身於國畫教學,或許是教學相長,從課堂中迸發出許多創作元素;而國畫教學同樣有著獨特的方式與風格,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溝通順暢。

●2012年迄今:

【宜靈國畫】突破期:正是從這一年伊始,【宜靈國畫】漸漸地走出大家閨秀,走進人們的視野,開始選擇性地參加一些書畫交流、展覽、比賽活動,在活動中聚集能量、捕捉靈感、尋求突破,通過各種活動的促進,陳宜靈老師的書法又更上一層樓。
每個人的成功都有各自的方式,我試著從陳宜靈老師成長足跡中尋找其中的奧秘,她經常說到目前為止沒有畫出幾幅精品,經常在自我否定中尋求突破,這種對藝術表現的永不滿足與精益求精或許就是她邁向成功的法寶吧。

陳宜靈藝術活動摘選

2013年06月:
廈門美術館參加第五屆海峽論壇百米書畫創作活動。
●2013年03月:
加入中國海峽兩岸書畫家協會。
●2012年12月:
多幅作品(牡丹、荷花、三角梅等)入選兩岸青年書畫家作品展。
●2012年02月迄今:
廈門市高登書苑高級國畫培訓師。
●2012年07月迄今:
廈門市龍意文舫特聘國畫顧問。
●2004年01月:
首屆廈門市“異鄉青年才藝大賽”一等獎(國畫)。

宜靈國畫作品賞析

視作品為生命的一部分,全心全意投入到創作中,每幅作品都傾注著陳宜靈老師的心血與智慧,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讓藝術感染、讓心靈陶冶、讓作品說話”。既然作品能解密其中的奧妙,那就去找作品吧,將更多的話語權交給作品,讓作品去闡述這匹當代國畫藝術黑馬的傳奇故事。
國畫《蝶舞傾城》國畫《蝶舞傾城》
國畫《在水一方》國畫《在水一方》

宜靈國畫交流方式

新浪微博@宜靈國畫
雅昌部落格搜尋"宜靈雅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