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鼓樓

宜春鼓樓

宜春鼓樓又名袁州譙樓,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鼓樓。據《袁州府志》,鼓樓系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劉仁瞻建造,有“立廳堂、齋閣、譙樓…總六百間”的記載。後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騰強恕“稍新譙樓”並制鈾壺、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針、更籌、鐵板等器具,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將其建成了集測時、守時、授時於一體的天文台,設計構造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2005年鼓樓步行街改造,鼓樓再次重修。

簡介

古蹟介紹

宜春鼓樓 宜春鼓樓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8位來自北京、南京及本省的專家學者,組成專家委員會,對宜春鼓樓再次進行了考察論證,認定宜春鼓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集測時、守時、授時三項工作於一體的專門從事時間工作的地方天文台遺址;最終確認“創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的袁州譙樓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遺址”,比我國古天文學界原來一直認定的國內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遺址河南登封的觀星台(約建於元朝初年,13世紀晚期)早76年;比國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遺址哈薩克斯坦境內現存的帖木兒帝國時建造的天文台(系15世紀初建立)早兩個世紀;宜春鼓樓主要是採用“銅壺滴漏”等儀器來守時、報時和測時,其所測時間與現在鐘錶相比每天只差20秒。古天文台以磚石築台,台高12.8米,占地總面積780平方米,主台和南北觀天台呈 “π” 字形布局,東西兩拱上端各陽刻有“鼓樓”、“餘暉”四個大字。現存房屋六間,樓柱二十四根,均歪斜,東八柱、中八柱往東歪,西八柱往西歪,但樓頂平整,數百年不倒,是建築史上的傑作和奇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地理位置

宜春鼓樓古蹟位於江西宜春市袁州區古城區(古袁州治所的宜春城),鼓樓步行商業街中央。

古蹟重修

宜春鼓樓風光 宜春鼓樓風光

宜春鼓樓曾先後多次重修,才使其獨特的 風采保留至今。明嘉靖、萬曆年間重修,匾曰:迎曦樓。清康熙和乾隆年間重修樓西,新額曰:餘暉。清同治年間最後一次重修。1983年確認為江西重點文物保護,1984年省文化部門撥出專款整修如舊,2005年鼓樓步行街改造,鼓樓再次重修。

歷史傳說

歷史記載

宜春鼓樓 宜春鼓樓

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54年)由袁州刺史劉仁瞻初建譙樓(普通的敲鼓報時用的城樓),當時是袁州府衙的一部分。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滕強恕進行了擴建改造,增加了銅壺、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添水桶、更籌、鐵板、鼓角,有專人24小時輪流值班,候籌報時。把譙樓建成集測時、守時、授時功能為一體的地方時間工作天文台,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敲鼓報時用的城樓了。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袁州知府鄭淳典對天文台進行了修繕,不僅恢復了宋代滕強恕時代的舊貌,還將古代天文學家袁天罡(唐朝)神像供在裡面,據說袁天罡死後葬於宜春府衙西側30步的地方。

歷史人物袁天罡

宜春鼓樓 宜春鼓樓

袁天罡是一位在很多古代神話小說、武俠小說描寫得神乎其神能行雲施雨的異人,他說袁州府地形象龜,要在宜春城區鑿了龜鼻、龜眉、龜眼五口井,將龜形風水做活,如今城區留下的古井大多都是按他測算的方位開鑿的。北宋進士、天文學家、中國赤道式日晷(晷漏)最早設計者曾南仲在實踐中發現了時間差的問題,並採用了多方位的測時儀器同時測時,互為矯正;豐城籍的天文學家和天文儀器製造家曾民瞻所制天文儀器,在文獻中都有詳細記載;包括史上比較有名的贛西天文學家還有豐城的孫羲都是南宋人,這對當時繁榮贛西的測時天文事業起到了積極的延續和發展作用。 我國的銅壺滴漏一般用四隻銅壺,由上而下互相疊置,上面三隻壺底都有小孔,最上一隻銅壺裝滿水後,水即逐漸流入以下各壺,最下一隻壺內裝一直立浮標,上刻時辰,水逐步升高,浮標也隨之上升,這樣就可以知道時辰,然後將這個時辰,報給各鼓樓和鏜樓的打更手,於是他們就可以定時報時,白天敲鼓擊鐘,晚上用梆子打更,百姓可知道時辰。據說當年敲鐘的響聲十里八村的人們都可以聽到。

旅遊價值

著名景點

江西.宜春鼓樓 江西.宜春鼓樓

鼓樓是幢卷拱式橫跨南北街道的高台建築,呈長方形,東西向,廡殿式,四坡頂,重檐,琉璃瓦,素麵瓦當,抬梁式木構架,4柱一間,面闊5間,進深3間。高12.8米,面寬11.8米,南北長23.8米,占地面積約780平方米。跨街卷拱洞寬4.3米,內高5.6米,東西卷拱洞上分別有陰刻楷書“鼓樓”、“餘暉”四個大字。樓南北兩端有長19.5米,寬7.6米的觀天台。樓上製作有銅壺、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添水桶、更籌漏箭、鐵板鼓角等器具,並“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後來還補鑄了唐代著名方士袁天罡研製的觀天設備銅璇璣。還興建了占地30畝的天文廣場,復原製作了15件古代天文儀器,有預測地震的張衡“地動儀”,有觀測天體位置的“渾儀”,有演示天體運動的“天體儀”,有測定節氣日期的“圭表”,有測定每日時刻的“日晷”(又稱日規),有計時工具四級銅壺滴漏,還有一處利用人影測時辰的人體測時器,你只要知道節氣,在有太陽的時候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就知道具體時間。

旅遊信息

宜春鼓樓 宜春鼓樓

1985年12月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名勝景點。經過全面修復,恢復明清格調的宜春鼓樓和一座頗具宜春地方特色的天文廣場,正式向市民開放,其古典韻味與現代氣息、傳統風貌與開放意識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延續著底蘊深厚的宜春文脈。現為城內最著名景觀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