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港務集團

2001年完成箱量2012TEU。 2005年貨櫃的年吞吐量已達12075TEU。 2007年完成貨櫃吞吐量31789TEU,與2006年同比增長了53%。

1996年12月24日,宜申國際貨櫃班輪內支線在宜昌港14碼頭開通,同時宜昌海關將該碼頭定為海關監管碼頭。
 1997年9月15日,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宜昌分公司在宜昌港成立,投入營運。
  1998年6月22日,宜昌市副市長張建一與市有關部門到宜昌港召開現場辦公會,就水運口岸開放的準備工作事項進行部署,要求該口岸抓住機遇,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按時開放。
1998年7月5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宜昌港二類水運口岸正式對外開放,省市有關部門、長航局和查驗單位領導出席了開放慶典,同時宜昌港口岸聯檢中心掛牌。
1998年12月,湖北省口岸辦公室主任陳昌亮在市口岸辦戴建生主任陪同下,到宜昌二類水運口岸檢查工作,了解情況。
1998年,宜昌港投資70萬元購置的兩台集卡車,投入營運。
1998年,宜昌港二類口岸完成貨櫃運量3076TEU,是上年的3.4倍;外貿進出口量由長江沿線港口第25位躍升至第6位,躋身湖北省水運口岸“二強”之列 。
1999年3月16日,省口岸辦、省經貿委領導到宜昌港,就水運口岸貨櫃運輸情況和共同合作、增開航班事宜進行考察和洽商。
1999年4月19日,宜昌港投資六百餘萬元建造的50噸浮吊正式定點作業,大大增強了口岸貨櫃碼頭的通過能力。
1999年4月,市口岸辦確定宜昌港二類水運口岸文明創建的目標,是爭創省級文明口岸,同時公布了口岸文明創建方案。宜昌港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陳新國任組長,副局長羅方進、紀委書記張進為副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工作。
1999年6月1日,宜昌港貨櫃運輸管理中心成立。
1999年、2001年度,宜昌港水運口岸榮獲“省級文明口岸”光榮稱號。
2003年度,榮獲省級大通關先進單位。
2003年度,榮獲省級“文明口岸”光榮稱號。
2003年 11月11日省口岸辦組織武漢海關、省出入檢驗檢疫局、長江海事局等查驗單位對水運口岸新碼頭進行了全面驗收,並獲得通過。
2003年11月12日水運口岸貨櫃新碼頭正式啟用。
2000年完成箱量2212TEU。
2001年完成箱量2012TEU。
2002年完成箱量3173TEU。
2003年完成箱量4404TEU。
2003年11月12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組織的全省口岸建設現場會在宜昌港召開。
2004年底,貨櫃的年吞吐量已達7453TEU。
2003年11月交付使用碼頭一期工程:專用貨櫃泊位2座,40噸門式起重機一台,件雜貨碼頭一座。
2005年4月交付使用新增堆場面積7000平方米,使整個堆存面積達到17000平方米。
2004年初交付使用貨櫃管理系統。
2005年8月底9月初交付使用貨物中轉堆存倉庫。
2005年貨櫃的年吞吐量已達12075TEU。
2005年度,榮獲省級“文明口岸”光榮稱號。
2006年6月30日,代表宜昌水運口岸參加商務局主辦的“商舞宜昌”文藝晚會獲一等獎及最佳組織獎。
2006年共完成貨櫃吞吐量20757TEU,與2005年同比增長了72%。
2007年完成貨櫃吞吐量31789TEU,與2006年同比增長了53%。
2007年公司喜獲伍家崗區商務旅遊行業先進單位稱號。
2006—2007年度,榮獲伍家崗區文明單位先進稱號。
2008年完成貨櫃吞吐量42496TEU,與2007年同比增長了34%。
2007—2008年度,榮獲宜昌市文明單位先進稱號。
2009年11月1日,宜昌市財政對從宜昌口岸開通的始發貨櫃班輪開始實施財政專項資金獎勵。
2009年12月,貨櫃吞吐量、貨物吞吐量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12月共完成貨櫃吞吐量10118TEU,同比增長190.25%,貨物吞吐量完成184660噸,同比增長224.04%。
2009年完成貨櫃吞吐量44455TEU,與2008年同比增長了4.61%,貨物吞吐量完成804932噸,與2008年同比增長了29.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