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簡介

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官莊鎮坐落山東省安丘市南部17公里處,全鎮面積72公里,轄57個行政村,8435戶,人口3.4萬。官莊鎮與諸城隔渠河相望,是安丘的南大門,省道央(子)贛(榆)公路縱貫南北,沂(源)膠(州)公路橫穿東西,具有非常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第十二次黨代會會議精神,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三個重點”,努力實現“八項新要求”,推動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官莊鎮2002年,實現經濟總收入4.15億元,比上年增長7.2%;農民人均純收入3409元。 農業方面, 大力發展外向型特色農業,推行標準化生產,瓜果菜種植走上了規模化、基地式發展軌道。全鎮種植姜蒜1.5萬畝,牛蒡、芋頭6000畝,大蔥4000畝,辣椒1萬畝,紅富士蘋果、優質桃等果品5000畝,速生林5000畝。年出口大蔥4.5萬噸, 年產優質果品7500噸,牛蒡、芋頭1.8萬噸,大蒜4800噸,蒜苔5000噸。官莊大蒜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確定為名牌產品,榮獲金獎,是著名的“大蒜之鄉”。養殖業異軍突起,建成肉牛、奶牛、肉鴨、肉雞等專業養殖小區56個,形成了萬頭肉牛出口基地, 現代化奶牛基地和肉鴨、 肉雞生產基地。畜禽養殖總量200多萬頭(只),年養殖總收入過億元。招商引資進展順利,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年引進落實項目14個,實際利用外資2400萬元,工業企業發展到20家,民營企業26家,個體工商戶1000家, 從業人員6000多人。工業企業年實現產值1.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000萬元。鎮特種油廠生產的“雄風”牌特種油,有20個系列、80多個品種,被廣泛套用於航空、航海、機械電子等領域, 榮獲國際風聯金獎。小城鎮建設發展較快。全年共投資1000多萬元, 柏油硬化鎮區街道,進行沿街綜合開發,建成了35千伏變電站。鎮區規劃建設的民營經濟園配套設施完善。一個環境優美、商貿繁榮、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小城鎮已初具規模。

官莊鎮與諸城市接壤,交通便利,經濟發達。2003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4億元, 比上年增長13%,地方財政收入477萬元,比2004年增長15%, 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利稅220萬元,分別增長33%和25%。第三產業增長值達8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0元。 2003年實際引進利用外資5108萬元,新發展民營企業13家,從業人員達6000人。鎮宏運冰糖廠生產的單晶冰糖質優價廉,供不應求。新建成的安丘百順電腦刺繡有限公司,產品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農業方面,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全鎮姜、蒜、牛蒡經濟作物面積達3.8萬畝,年出口農副產品7萬噸。官莊“兩河牌”大蒜已在國家工商局註冊,榮獲國家農業部頒發的綠色食品標識,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確定為名牌產品,榮獲金獎。養殖業異軍突起,建成肉牛等專業養殖小區56個,肉牛規模達到萬頭以上,是山東省外貿定點出口基地。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步伐加快。2003年共投資1000多萬元,柏油硬化了鎮區街道,建成了35千伏變電站一座。鎮區信息通訊、文化娛樂、教育衛生、飲食服務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沿革

1955年設官莊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設鎮。1997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官莊東村、官莊西村、東小泉、西小泉、楊廣泉、圭圖泉、丁家莊、大馬家莊、北李家莊、夏莊、別家屯、鄭家沙溝、陸家沙溝、兩河、順河、坡莊、宅科、於家河、馬居嶺、東挑河、西挑河、毛家莊、大阿陀、小阿陀、麻阿、張家沙溝、包家泉、東利見、西利見、前朱家莊、後朱家莊、桃園、南李家莊、辛莊子、清河店子、小河口、泥溝子、橋北頭、高家營、王家營、劉家營、大草坡、小草坡、陸家莊子、埠南頭、鄭家埠、花家嶺、小馬家莊、高家埠、四十五里後、孔家埠、宋家井子、流河官莊、澇埠官莊、五十里舖、三官廟、廿家莊57個行政村。

2007年,撤銷管公鎮,其行政區域併入官莊鎮。區劃調整後的官莊鎮位於安丘市南部,與諸城市隔渠河相望,。

原管公鎮位於安丘市南部,距市中心20千米。濰(坊)沂(水)公路縱貫鎮境。 1955年設雹泉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析置管公鄉,1994年設管公鎮。1997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河南管公、河北管公、小管公、坡樓、老管公、大河窪、閻家管公、王瓜園、有子官莊、水碼頭、東黃家莊、毛家莊、都家莊、小紅溝、白石嶺、北河窪、西河窪、申明亭、東上河頭、西上河頭、北上河頭、姜家莊子、東小莊、高家莊子、王墳、常家莊、蟠龍峪、於家窪、前十字路、後十字路、卞家窪、小窪、老莊、朵戈莊、毛家寨莊、高家辛莊子、都家寨莊、董家寨莊、張家寨莊、馬家寨莊、馬家小莊、大南坦、小南坦、魏家寨莊44個行政村。

所轄村代碼

370784104:~201官莊東村 ~202官莊西村 ~203東小泉村 ~204西小泉村 ~205楊廣泉村 ~206圭圖泉村 ~207丁家莊村 ~208大馬家莊村 ~209北李家莊村 ~210夏莊村 ~211別家屯村 ~212鄭家沙溝村 ~213陸家沙溝村 ~214兩河村 ~215順河村 ~216坡莊村 ~217宅科村 ~218於家河村 ~219馬居嶺村 ~220東挑河村 ~221西挑河村 ~222毛家莊村 ~223大阿陀村 ~224小阿陀村 ~225麻阿村 ~226張家沙溝村 ~227包家泉村 ~228東利見村 ~229西利見村 ~230前朱家莊村 ~231後朱家莊村 ~232桃園村 ~233南李家莊村 ~234辛莊子村 ~235清河店子村 ~236小河口村 ~237泥溝子村 ~238橋北頭村 ~239高家營村 ~240王家營村 ~241劉家營村 ~242大草坡村 ~243小草坡村 ~244陸家莊子村 ~245埠南頭村 ~246鄭家埠村 ~247花家嶺村 ~248小馬家莊村 ~249高家埠村 ~250四十五里後村 ~251孔家埠村 ~252宋家井子村 ~253流河官莊村 ~254澇埠官莊村 ~255五十里舖村 ~256三官廟村 ~257甘家莊村~201河北管公村 ~202河南管公村 ~203小管公村 ~204坡樓村 ~205老管公村 ~206閆家管公村 ~207東小莊村 ~208高家莊子村 ~209王墳村 ~210常家莊村 ~211王瓜元村 ~212有子官莊村 ~213東黃家莊村 ~214毛家莊村 ~215東都家莊村 ~216小紅溝村 ~217大河窪村 ~218白石嶺村 ~219北河窪村 ~220西河窪村 ~221申明亭村 ~222東上河頭村 ~223西上河頭村 ~224北上河頭村 ~225姜家莊子村 ~226水碼頭村 ~227前十字路村 ~228後十字路村 ~229卞家窪村 ~230小窪村 ~231老莊村 ~232朵戈莊村 ~233毛家寨莊村 ~234高家辛莊子村 ~235蟠龍峪村 ~236於家窪村 ~237都家寨莊村 ~238董家寨莊村 ~239張家寨莊村 ~240馬家寨莊村 ~241馬家小莊村 ~242大南坦村 ~243小南坦村 ~244魏家寨莊村

農業發展

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官莊鎮耕地面積8萬多畝,自然資源豐富,土特產品種多,區域傳統特色經濟發展優勢明顯。其中,官莊的大蒜歷史悠久,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大蒜之鄉”,據縣誌記載有300多年的歷史。面積15000餘畝的官莊 “兩河”牌大蒜更是特點獨具,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胺基酸、蛋白質、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該蒜頭大瓣勻、汁液粘稠,辛香可口,味道濃厚,素有“官莊大蒜頭、一頭頂兩頭”之說,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和農業部頒發的綠色食品標識,暢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並出口日、韓、歐洲等國家。官莊是“大桃之鄉”,所產的倉方早生桃在省內外久賦盛名,平均單果重250g,大者重400g,果型端正,色艷肉脆,含糖量12%以上,極耐貯運,年產300萬公斤;新川中島桃8月上旬成熟,單果重220g,肉質細脆,果面全紅,含糖量15%以上,耐貯性強,年產100萬公斤。千畝紅富士蘋果果型好,顏色鮮紅,口感甜脆,採收期長,各地客商都慕名前來,因其“皮薄、清脆、口味好”的特點名揚四海,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西瓜、牛蒡、大姜、大蔥、苔韭、大白菜等農產品資源豐富,種植面積廣,農產品加工企業實力雄厚,人力資源充足,進出口農產品加工質量高,完全能夠達到相關標準。官莊鎮肉牛、肉鴨、肉雞等專業養殖小區近百個,肉牛存欄達到萬頭以上,是省外貿定點出口基地,具有自營出口權。

工業發展

官莊鎮依託省道央贛路,大力發展路域經濟和工業企業。位於鎮區的濰坊王牌電動車是官莊鎮的新建企業,也是安丘唯一一家電動腳踏車生產企業,已獲得中國腳踏車協會認證批准。另外,在鎮區的雙森木箱廠、魯味源花生廠、築路機械製造等企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帶動了鎮村企業的快速發展。格瑞食品、遠洋食品等食品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了起來。

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官莊鎮[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

堅持工業立鎮,招商為主的指導思想,三年累計引進過千萬元的工業項目8個,限額以上企業達到了14家。培育形成了於家窪大桃、管寧府韭菜、兩河大蒜和官莊肉牛等8大特色優勢產業。建設完成了3.6萬畝小農水節水灌溉工程,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2.6萬畝,規模化養殖基地179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67家,全鎮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2家。2009年來,新建大中型超市12個,農資專營店26家,建成鎮區1.5公里商貿街和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高檔商務接待中心。

城鎮建設

官莊鎮按照規劃好、設計好、管理好的思路,把投資環境和服務作為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力度改善小城鎮建設規模,努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社會治安穩定,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編制了《官莊鎮2009—2020年總體規劃》,對全鎮原有的101個自然村進行了合村並點,調整為59個行政村,規劃實施了金湖社區、崇文社區、渠風苑小區試點工程。投資200萬元實施了渠風園綜合開發項目並對金湖公園進行了整修改造。2009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800多萬元,對貫穿鎮區和管區的主要道路進行了改造提升,栽植各類綠化苗木50多萬株,鋪設人行道16000平方米,改造管網4000米,安裝路燈300多盞,新建沿街商貿樓3萬多平方米。

投資320萬元新建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的行政審批中心,全鎮社區中心達到8處,實現了社區服務網路全覆蓋。籌措建設資金1100多萬元,先後建成了官莊中學餐廳、管公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官莊九年一貫制學校,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校安工程;投資800萬元開工建設了官莊標準化幼稚園和管公學校學生餐廳;投資200萬元對計生服務站和兩所中心衛生院進行了提升改造。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自來水通村率“雙百”的目標,並且基本實現了柏油路連村通。新農合參合率和新農保參保率均達到了100%。

歷史發展

官莊鎮位於安丘市區南部17公里處,面積124平方公里,轄101個行政村,15479戶,人口5.6萬,耕地面積13.8萬畝。2007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13億元,比上年增12%;地方財政收入160萬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22726萬元,利稅7082萬元,分別增長23%和19%;第三產業增加值45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86.1元。

2007年8月底原管公鎮44個行政村整建制與原官莊鎮57個行政村合併,官莊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路域經濟和工業企業,大搞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逐步形成了以電動車、電路板、散熱器、機箱製造和酒類灌裝、築路機械製造以及食品加工、工藝品加工為主要門類的工業產業群和以大桃、大蒜、牛蒡、韭菜、大蔥、芋頭等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鏈。其中,“兩河”牌大蒜因汁液粘稠、清香可口,味道濃厚等特點榮獲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和農業部頒發的綠色食品標誌。官莊大桃因“皮薄、質脆、口味好”名揚四海,素有“未赴瑤池宴,已成蟠桃仙”之美譽。官莊鎮被省農業廳認定為“大桃、大蒜無公害生產基地”。該鎮肉牛、肉鴨、肉雞等專業養殖小區近百個,肉牛存欄達到萬頭以上,是省外貿定點出口基地,具有自營出口權。

官莊鎮從解決“三最”問題入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截至2008年7月底,全鎮已有97個村通上自來水,受益人口5.2萬;大力實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2008年新開通水泥路24條,總長60公里,涉及41個行政村,受益人口26000餘人,全鎮村村通柏油路里程達到120公里,通村率達95%以上。大力實施了小城鎮建設改造工程。新建花壇68個,新增綠地面積170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木23萬餘株;安裝路燈200盞,鋪設人行道12000平方米,改造排水管網4200米,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淨化的要求,全面提升了鎮區形象,增強了承載經濟發展的能力。注重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了社會穩定,被評為“濰坊市反邪教示範鎮”、“平安安丘建設先進單位”;全力抓好經濟社會事業建設,被授予“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和“2007年度經濟和社會事業先進鎮”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