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太尉橋

官太尉橋

官太尉橋位於蘇州市望星橋巷雙塔東北向,唐家巷西端,跨第四直河,靠近干將路。原橋建於宋代,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光緒四年(1878)又修。

基本信息

古橋簡介

蘇州官太尉橋蘇州官太尉橋
整橋為條石板梁單孔結構。橋樑側正中用楷書大字刻上了橋名,旁刻小字“光緒四年六月”,從岸邊望去,這些字型已經相當的模糊。兩坡各有步階11級。根據南宋范成大《吳郡志》記載,官太尉橋,東西橋台立武康石排柱各五根,下為武康水盤石,上面為武康石長系石,有成排凹槽及托木一根,橋面由五條花崗石樑並列組成。官太尉橋建於宋代,橋名因姓官的太尉居此而得。太尉,唐宋時為“三公”之官,與丞、御使大夫並列。
1998年11月24日,官太尉橋被市政府列為第四批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意義

官太尉橋的記載見南宋范成大《吳郡志》,證明了此橋建於南宋,雖經後世多次修繕,仍保留有原橋石構件,是蘇州古城宋代不可多得的實物留存,具有較高文物價值。該橋周邊古建築保留較多,古城風貌留存較好,盡顯千百年來蘇州獨具的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水城風韻。漫步其中,滿目生輝,足以引發思古之幽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