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珊

宗珊

2012-01-24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2011-09-23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2011-04-12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百度名片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2000年就職北京娛樂信報社,曾被媒體評為中國三大娛樂記者之一。期間擔任多個藝人及影視項目宣傳策劃,創建華鼎世紀影視文化傳媒公司,簽下多名藝人,並拍攝電視劇《玫瑰刺》電影《硬漢》。2009年擔任北京星光燦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並擔任電影《我的美女老闆》策劃及《戰國》製片人及行銷策劃,率領團隊成功運作《戰國》而名聲大噪。
2012年加入樂視影業,作為市場推广部總經理,成功行銷電影《消失的子彈》並獲得多項香港金像獎提名。同年負責的《敢死隊2》也獲得近4億票房成為進口片行銷的經典案例。樂視影業也憑藉《消失的子彈》和《敢死隊2》的成功大大提升了行業地位。

中文名:宗珊
英文名:Janet
星座:牡羊座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職業:製片人 影視行銷策劃
代表作品:《戰國》 《消失的子彈》 《敢死隊2》等

工作經歷

人物介紹

宗珊是中國電影行業最全面的影視策劃人,製片人之一。擁有10年的文化娛樂新聞媒體從業經驗,入行十多年來合作的影片近百部,與姜文、張偉平、陳德森、成龍、章子怡、黃曉明、余文樂等多位一線藝人、導演、製片人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見證了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宗珊致力於專業的影視項目開發,策劃及行銷,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制片模式及影視行銷模式,對於影視與資本對接,控制投資風險及影視行銷推廣有自己獨到的運作模式及行銷方式。同時,她也是圈內著名的影評人、評論嘉賓,別具一格的女性視角和犀利獨到的觀點,讓她成為影視圈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宗珊戰國發布會簽約北美發行

影評人欄目

擔任CCTV-6《今日影視》、《中國電影報導》,旅遊衛視《娛樂麻辣燙》(主持人李靜)、浙江衛視《太可樂了》、青海衛視《今晚好聊》節目(主持人戴軍)節目常任嘉賓。CCTV-3《藝術人生》、BTV文藝《每日文化播報》、新浪、搜狐等多個視頻欄目策劃及特約評論嘉賓。

經典案例

影片 導演 演員 上映日期 主要職能
敢死隊2
西蒙·韋斯特

史泰龍 傑森·斯坦森 布魯斯·威利斯 尚格·雲頓 李連杰
2012-09-04
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消失的子彈 羅志良
謝霆鋒 劉青雲 楊冪 井柏然 吳剛 廖啟智
江一燕
2012-08-14
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十二星座離奇事件 盛志民
佟大為 甘薇 秦昊 喬任梁 柳岩 杜海濤
2012-07-13
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追兇 彭發
劉青雲 王寶強 江若琳 萬綺雯
2012-05-11
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逾時空救兵 林子聰
霍建華 景甜 郭品超 張達明
2012-01-24
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辛亥革命 成龍
趙文瑄 成龍 李冰冰 胡歌 孫淳 姜武 陳冲 寧靜 房祖名
2011-09-23
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戰國 金琛
孫紅雷 吳鎮宇 景甜 金喜善 中井貴一 姜武
2011-04-12
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我的美女老闆 李虹
景甜 何潤東 印小天 吳大維 包小柏
2010-07-30
製片人、項目宣傳策劃、統籌
鐵人 尹力
吳剛 劉燁 黃渤 胡明
2009-05-22
宣傳策劃
拉貝日記
佛羅瑞·加侖伯格

烏爾里奇·圖克爾 丹尼爾·布魯赫 張靜初 香川照之
2009-04-29
宣傳策劃
硬漢1
丁晟

劉燁 黃秋生 孫紅雷 于榮光 劉洋 陳雅倫
2008-11-28
宣傳策劃
畫皮 陳嘉上
趙薇 甄子丹 陳坤 周迅 孫儷
2008-09-26
宣傳策劃
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
周杰倫 周潤發 鞏俐 劉燁 陳瑾 李曼
2006-12-14
宣傳策劃
無極 陳凱歌
張東健 張柏芝 謝霆鋒
2005-12-14
媒體策劃
十面埋伏 張藝謀
劉德華 金城武 章子怡
2004-07-16
媒體策劃
天地英雄 何平
姜文 趙薇 中井貴一 王學圻
2003-09-23
媒體策劃
英雄 張藝謀
李連杰 張曼玉 梁朝偉 陳道明 章子怡 甄子丹
2002-12-14
媒體策劃

星聞軼事

娛記宗珊與大明星的是是非非
因在人民大會堂“睡《英雄》”,她被人“險惡”利用,作為攻擊電影《英雄》的靶子,一度使著名導演張藝謀勃然大怒,終止了接受她的採訪;又因為不滿姜文一而再地“滅”娛樂記者,她憤怒之下寫出了《姜文:一桿上了膛的火槍?》《炒姜文炒出理性》等文章,被“敲打”後的姜文不但主動接受了她的專訪,而且也徹底改變了對待娛樂記者的態度。她的名字叫宗珊,是《北京娛樂信報》的首席娛樂記者,也是著名的影評人。2007年記者節前夕,宗珊接受了同仁的專訪,呼籲人們給娛記更多的理解。
■傲慢姜文妥協於小“娛記”
眼下正在熱炒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總導演姜文,於2002年6月18日在亮馬河大廈舉行的《綠茶》新聞發布會上,當眾指責某記者“你問的問題太弱智也很可笑,我不想讓這么會說中國話的一個外國人來笑話中國人”,結果,不光受到羞辱的女記者被氣哭,新聞發布會也不歡而散。
目睹整個過程的宗珊,回到報社連夜寫出了針對姜文的第一篇文章《出席〈綠茶〉發布會姜文:記者提問太弱智》,第二天便公開見報。她在文中寫道:其實姜文的聰明是在圈中出了名的,但正像以前有記者評價的,“姜文已經聰明得不能容忍比他智商低的人了。”如果人已經到了這樣一種境界,那就很可怕了,或許他最終會被社會拋棄。雖然姜文的自我和不寬容是他一直有的毛病,但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許多記者以為他的這一缺點已經發揮到了極點。
緊接著,她又蒐集了姜文在此前接受記者採訪中,“我不想比如…”“你做功課沒有,沒有回去做功課”“我不想裝,那樣挺孫子的”“很多導演都是狗屎”等“語錄”,並在中間做了簡短的評論,整理出報紙的兩大整版的文章———《姜文:一桿上了膛的火槍?》。宗珊在文章的開頭指出: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姜文飾演的角色都具有明顯偏執、自戀的特徵……他的執拗、固執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根筋”的作風已經是作為演員的姜文特有的符號。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個符號的特徵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的採訪中了……
一系列針對姜文的“重磅”文章發出後,先前給他打過10個電話都不接受採訪的姜文,主動約宗珊做了一次面對面的訪談,並且態度和氣,還讓她帶話給被罵“太弱智”的記者,向其表示道歉。
■娛樂記者辛酸後的尷尬
諳熟娛樂圈遊戲規則的宗珊認為,娛樂新聞應該有些八卦的東西,但是,不能成為港台一樣的極度八卦。娛樂新聞在內地呈現炒作成風的趨勢,八卦、隱私、緋聞等花邊新聞泛濫。一方面反映出一些想要出名的小明星們的無奈,另一方面,也應該警惕內地的娛樂記者向“狗仔”方向發展,不能像宋祖德的“大嘴”一樣,什麼都說,什麼都侃。那樣,內地的娛樂界就要亂套了。宗珊在思考一會兒後,說道:“我覺得娛樂記者其實很辛苦,但是,他們沒有得到付出辛苦後應該得到的回報。”
出名時的“名”是臭名昭著的“名”,不出名時是付出辛苦後落下碌碌無為的失落。“娛樂記者總是不像其他記者一樣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甚至還遭到各種各樣的非議。但我覺得它就是一種職業,娛樂新聞能為人們提供一些快感,但是,人們並不能給予我們更多的理解。”
(摘自《記者觀察》楊紅岩/文)。

宗珊影評:變形金剛文化的又一次衰落
在當今這個機械化時代,人類對機器的追求永無止境,無論是航空母艦,還是阿波羅飛船,每一種新式機器的誕生都承載著人類夢想的一次飛躍,而擁有拯救地球使命的變形金剛也正是後工業化時代,人類對機器的一種極致化追求。儘管在此之前,它一直是以動畫和玩具的小兒科形式存在的。
在經歷了日本人的一度領先後,這次變形金剛的電影考卷終於交到了美國人手上。對於從小就看E·T終結者的美國人來說,這個題材,似乎只有交給他們打理才順理成章。真人版的變形金剛讓無數人的夢想變成現實。一直覺得《變形金剛》是一部“巨傻的玩具電影”的導演麥可·貝,雖然看走了眼,總體表現卻沒叫人失望。相比3個億的蜘蛛俠,老貝索性不當蠻牛,而是四兩撥千斤地將1.5億美元花在了15場動作大戲中。影片開始沒多久,一場特種兵與機器人的大戰就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機槍掃射、雷射掀翻坦克飛機,幾近瘋狂的快速剪下,讓人恨不能多長一雙眼睛或者直接拿個遙控來個慢進。而此後無論是沙漠大戰、路障大黃蜂的過招、汽車人兵團的再聚首,還是擎天柱與威震天的廝殺穿廈而過,這場機器與機器間的搏鬥可以直接載入史冊,絕對是人類電影史上反映超現實主義的視覺奇觀。估計這次的奧斯卡視覺效果獎,非它莫屬。
最要感謝的是,比起日本版卡通片里等個變形能有一分鐘的“咔咔咔咔”,美版的機器人懂得不要浪費別人的寶貴時間,幾乎是在小汽車的加速度行駛中,變形瞬間完成。這種360度的奇特拍攝,只能用美妙來形容,沒等你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個大機器人早已站在面前,神奇又過癮,這才叫真酷!當然對於大多數中國剛絲來講,光憑視覺上的顛覆是完全不夠的。我們大半夜裡,瘋狂來找尋的還有一分童貞的流逝,懷舊的美好。可惜的是《變形金剛》畢竟是部爆米花巨製,雖然各種商業元素的疊加,卻單單少了對機器人的特殊情感。
麥可·貝顯然不是70後,更不願意讓電腦動畫搶了真人表演的風頭,所以在這部人類戲分遠遠大過金剛的電影中,變形金剛只能再次淪落為人類服務的可憐配角。久違的擎天柱、大黃蜂、爵士、威震天、紅蜘蛛,性格塑造都只是點到為止,比起主角山姆和其苦追的性感女友,那場激動人心的汽車人草坪重聚其實更讓我們想起童年的快樂。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變形金剛的全球爆炸熱映,派拉蒙和史匹柏的夢工場都將連本帶利大賺一筆,還會變出無數續集,但我們心目中原本神聖的變形金剛亞文化只會因為人類的強大,逐漸走向衰落。這就好像永遠只能從屬於人類的機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