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連啟

簡介

宋連啟,字松奇,1952年9月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實驗大學藝術系中國畫專業,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70年參軍入伍後,在部隊參與美術宣傳工作,多次參加書畫展覽,現為北京芥子園畫院特邀畫家、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中國長城學會書畫藝術委員、中國名人協會委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西城區美協理事、北京靈岫書畫院副秘書長、北京白馬書畫院秘書長。
宋連啟照片宋連啟照片

藝術成就

1975年所創作的反映空軍地勤戰士軍事訓練生活題材作品入選全軍戰士美術創作展覽,獲優秀獎,部隊曾為其舉辦個人繪畫展。多年來,刻苦研習中國繪畫大師黃胄先生的繪畫藝術,心追手摹,筆耕不輟,深得黃胄先生畫驢之筆墨技巧,他筆下的毛驢千姿百態、乖巧靈動、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筆下的蝦蟹、禽鳥也生動傳神。歷年來,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大展多次參加國內有關部門組織的救助失學兒童、保護母親河、為見義勇為基金會捐款、申辦奧運等大型書畫義賣活動,得到社會和有關領導的好評。歷年來,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大賽屢獲殊榮。1992-1993年兩次參加赴日精品大展,獲銀獎,作品被日本姬銘市文化館收藏,1997年參加龍脈杯全國書畫大獎賽獲銀獎,1999年參加《99昆明世界藝術博覽會書畫大賽》獲金獎,2001年參加全國亞亨杯書畫大賽,作品入選《全國實力派畫家作品選》。2002年5月北京電視台《翰墨藝苑》對他進行了專題報導,他在新浪網上開了自己的個人部落格,北京“榮寶齋”力推的當代中國畫家。隨著書畫水平的不斷提高,作品日益受到國內外各界朋友的喜愛,多次被國家領導人,釣魚台國賓館和海內外朋友收藏。

媒體報導

粗糲其食任重道遠記新一代“驢王”--畫家宋連啟

編輯:邢景平


說到畫驢,古有朱子明,近有黃胄,其筆下毛驢,摹寫生動,百態千姿,乖巧靈動,呼之欲出。而今,當代著名畫家宋連啟筆下的毛驢,心追手摹,既深得前人精髓,又發揚光大,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被人們稱為新一代“驢王”。

宋連啟,字松奇,1952年生於北京。在他的名字之後還有一大堆的頭銜,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世界華人實力書畫家協會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長城學會書畫藝術委員、中國名人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西城美協理事、北京靈岫書畫院副秘書長、北京白馬書畫院副秘書長等。在他的眼中,這些名號不過是人們對自己藝術造詣的肯定。而他最痴迷和醉心的還是筆下的驢兒。在宋連啟的眼中,對人溫順親善堅韌隱忍卻索要甚少的毛驢,給自己帶來的不僅是藝術上的靈感,還有為人處世的態度。

“平生歷盡坎坷路,不向人間訴不平”這是對毛驢的禮讚,也是對宋連啟藝術之路的生動寫照。宋連啟出身於農民家庭,讀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就趕上動盪年代。學上不成了,就只能在家務農。從小喜歡畫畫的他,只能靠臨摹連環畫打發時間。在大家的眼中宋連啟有些怪怪的,身材壯碩的他本該是舞鐮弄鋤的好手,卻偏偏喜歡拿著一支細細的鉛筆描龍畫鳳。不甘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終於遇到了改變命運的轉機,1970年,18歲的宋連啟報名參軍了,成了一名光榮的空軍地勤戰士。在部隊,他的特長得到了發揮,出板報,設計宣傳畫,刻蠟板、做學習資料,忙得不亦樂乎。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他磨練了意志品質,開闊了生活視野,鑄就了百折不撓的堅毅性格。1975年宋連啟創作的反映空軍地勤戰士軍事訓練生活題材的作品,入選了全軍戰士美術創作展覽,並一舉獲得了優秀獎。在部隊他入了黨,成了又紅又專的優秀戰士典型。

1977年,宋連啟帶著對部隊生活深深地眷戀回到了地方,因為沒有受過專門的藝術院校教育,想成為文化工作者的願望落空了,他進國營工廠當了一名幹部,但始終不放棄畫畫的愛好。1987年他作為幹部梯隊的重點培養對象從北京電大黨政幹部基礎專業。系統的文化學習讓他具備了在仕途發展的良好條件。可在宋連啟的心中,畫畫才是他最大的夢想。之後,宋連啟考入了北京實驗大學藝術系中國畫專業。他把三年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專業學習上,風雨無阻,堅持不懈。海綿吸水一般從老師身上汲取藝術的營養。工廠的同事們半開玩笑半帶譏誚地說他:“一個快四十歲的人當藝術家是不是挑水的回頭-過景(井)了”,但宋連啟不為所動,執著的追逐著自己的藝術夢想。

年輕時的宋連啟第一次看到黃胄大師以毛驢為題材的國畫時就被深深震撼了。農村的生活經歷讓他在以往的概念中,認為毛驢是不起眼沒個性的家畜,不是容易表現的素材。而黃胄的黃胄先生卻對驢情有獨鍾。他一生繪畫無數,最絕就是畫驢,為此被譽為世界聞名的“畫驢大師”。驢這不顯眼的動物,在大師的筆下,竟是如此惟妙惟肖,可謂畫出了驢的精氣神,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程度。宋連啟萌發了一個念頭,今後自己也能像黃胄大師一樣,用自己的筆觸,藝術地表現驢兒的世界。

創作從模仿開始,陷入藝術田地的宋連啟是痴迷的,他多年研習黃胄先生的繪畫藝術,潛心摹仿,筆耕不止。多少個夜晚在揮毫潑墨間度過。畫費了多少宣紙,禿了多少毛筆,自己也算不清楚。

慢慢宋連啟發現,內地的驢不僅數量少,而且由於圈養的原因,神態呆板,氣韻凝滯。這也許是黃胄只有在新疆才會萌生畫驢念頭的主要原因。驢子作為新疆當地各族人民特別是邊遠地區主要的運輸與交通工具,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裡的驢兒線條生動,舉止活潑,個性十足。於是只要有機會宋連啟就去新疆。到了新疆不旅遊不看風景,專門盯著老鄉的驢看,大家都管他叫驢痴。二十餘次的新疆經歷,無數的寫生畫稿,為他今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生活基礎。

“雖非龍馬之屬,但承徙負之艱”,厚積薄發、筆耕不止的宋連啟獲得了藝術界承認和人們的喜愛。他筆下的毛驢神態靈動、乖巧活潑、氣韻如生。專家認為嫻熟的筆墨、生動的造型、錯落有致的布局,顯示了畫家深厚的生活積澱和不凡的藝術功力。他潛心追求畫藝術、博採眾家之長,筆下的蝦蟹、禽鳥也生動傳神。歷年來,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大賽屢獲殊榮。1992-1993年兩次參加赴日精品大展,獲銀獎,作品被日本姬銘市文化館收藏,1997年參加龍脈杯全國書畫大獎賽獲銀獎,1999年參加《99昆明世界藝術博覽會書畫大賽》獲金獎,2001年參加全國亞亨杯書畫大賽,作品入選《全國實力派畫家作品選》。2002年5月北京電視台《翰墨藝苑》對他進行了專題報導,他在新浪網上開了自己的個人部落格,還是北京“榮寶齋”力推的當代中國畫家。隨著書畫水平的不斷提高,作品日益受到國內外各界朋友的喜愛,多次被國家領導人,釣魚台國賓館和海內外朋友收藏。

“粗糲重負蹣跚路,引吭嘯傲天地間”,已經功成名就的宋連啟絲毫沒有放鬆自己在藝術之路上的追求。人們有理由相信,在當代中國畫發展的歷程中,宋連啟定會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驢賦—為宋連啟先生百驢圖而作

文章作者:天山客

神者龍,仙者鶴,駿者馬,勤者尊其為驢也!

驢亦馬科,吉應天星。農家役畜,服勞忠誠。觀其面長鼻短,耳高蹄硬;肌健神旺,腰直背平。風聚蘭筋,兩顴月涵;霜肅鐵骨,對瞳鏡明。四足奔塵,何懼荒陬野嶺;一噴鼓勁,嘯動地脈天庭。溫馴耐勞,為人馱物碾米;倔犟堅忍,素食草梗豆莖。

竊聞鰲鯉渡聖,龍象負尊。青牛載道,白馬馱經,而不知身背雲篆瑤篇者,張果老之坐騎也!其迎朝露而馥郁,帶晨風而步輕。披餘霞而絢綺,越虹梁而喜晴。趙州橋踢蹋印跡,瑤池宴滾亂花坪。

或見冬山淞霰,智者愜懷;劍門細雨,詩人漫吟。阿凡提,無執無縛;陸放翁,喻景喻情。路滑玉雪,聽其得得而來;詩醞梅香,訝以澹澹淑清。長安道上,狂客倒騎;灞水橋邊,折柳曾停。史傳曹丕效聲,嚎祭王粲;戴良引吭,娛悅母親。上河圖裡,暢茲和氣;黃胄筆下,摹其性靈。王洛賓歌曲,記實唱意;庫爾班大叔,攜瓜赴京。常言三紙而無驢,必失要點;騎之四望而尋之,妄忘握繩。

或爾負物支前,背糧入陣。氣凜炮火,不畏雷霆。或爾野生郊外,樹深溪冷;雲接嵐起,鳥逐花迎。上高山,過叢林,走戈壁,臥芳茵。施施嚼草,以娛以嬉,閒閒碎步,非亂非驚。嘆曰:驢中亦有大逍遙者也!

或爾力行無怠,農事荐臻;溫恭抱義,奉忠獻能。所職恪勤,任勞任怨,風雨超邁,任馭任評。山區有代步之用,巴扎作淘氣之鳴。運來珍蔬碩果,總呈農家之樂;走出崎嶇坎坷,方膺勇者之稱。雖然固執拗強,鞭未揚而奮蹄;堪稱吃苦耐勞,雞未唱而登程。漠視嘀嘀,逢貴兮不讓;忠雖耿耿,強拉則退行。粗飼雜草,認窶甘貧。夙夜劬勞,系項蒙睛。走千里而未離原地,追一束而不看白雲。踢虎者,拼至技窮;至善者,豈被看輕。頸首高揚,不與馬唇相對;肝肺皆好,豈似狼子野心。悵其盤中珍餚,比之龍肉;靈藥阿膠,煮其皮筋。高檔箱包之炫示,名牌皮具之經營,物競天擇,何其不公也!

願爾游乎碧野,享以芳馨。農忙莫誤,稼穡礪勤。星隱東皋,留碧水以貞靜;霞生南陌,歸原野而爽明。秉祥致福,入世無憂;神完氣足,入畫則名。

宋連啟之佳制,運筆以松奇流變,構圖如野韻新成。百驢具和諧之美,長幅得翹楚之稱。察之或靜臥,或揚聲;或蹦跳,或踢騰。或疾跑、或撒歡;或吮乳,或安寧。不入茅棚草廄,極見爛漫天真;何需控鼻銜環,寫來得意忘形。沐陽光、開夢境、聞泥土,嗅清風。懷天下,忘卻都市籓籬;滌煩惱,感悟田園豐盈。蓬勃生命,蘊機合道;心靈交語,守口如瓶。草本生活,開啟童年趣事;禪哲情趣,記憶歲月變更。朝暉鋪案,回歸一份心態;彩墨遐思,映射多味人生。質樸高於巧思,並收尊敬之權利;嚴謹得於自然,獨追驕傲之造型。擷芳殿晴窗妙贊,未了齋新賦為評。農耕文化,人為天之驕子;驢友思維,德為山之頂峰。神驢瀟灑,笑應污名辱罵;蹇驢慷愾,馱來川原豪情。天山客觀而有悟:蒼生化育,天眼鑒真。若無毛驢之品格,“人”未必見勝於驢子也!

藝術作品

宋連啟作品宋連啟作品
宋連啟作品宋連啟作品
宋連啟作品宋連啟作品

宋連啟作品宋連啟作品
宋連啟作品宋連啟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