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賀[安徽農業大學副教授]

宋賀[安徽農業大學副教授]

宋賀,男,1982年11月出生,安徽蕭縣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耕作與農田生態專業。

宋賀,男,1982年11月,博士,碩士生導師。

2001年9月-2005年7月 安徽農業大學,農學學士

2005年9月-2008年7月 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碩士

2008年9月-2012年6月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

2012年7月-至今 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 工作

主要教學經歷與成果

主要講授《農業生態學》、《耕(農)作學》、《草業資源調查與規劃》、《土壤健康耕作》和《農林概論》等理論課程和相關實習、實驗課程。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三等獎(第四)和安徽省教壇新秀榮譽稱號。

主要研究領域

通過最佳化種植制度、土壤合理耕作培肥及合理施肥技術等措施,在保證作物高產、穩產的基礎上,減少農田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排放和環境污染,增加土壤碳匯,實現作物生產的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

主要科研項目

1. 酸化對黃褐土含 amoA和 nosZ基因微生物類群結構演變和功能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主持

2. 稻麥培肥和耕作技術篩選及其效應,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子課題, 主持

3. 設施菜田土壤酸化對NO排放的影響機理,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主持

4. 江淮設施農業土壤NO排放調控機理研究,安農大青年基金重點項目, 主持

5. 旱地兩熟區耕地培肥與合理農作制-華東江淮丘陵旱地兩熟區耕地培肥與合理農作制技術集成與示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 參與第三

6. 氮肥密度互作及剪葉條件下冬小麥根冠平衡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參與第三

7. 高產抗倒伏小麥新品種“皖麥68”中試與示範,安徽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參與第三

8. 焦崗湖鎮小麥水稻良種繁育技術示範與推廣,安徽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參與第四

主要科研成果、獲獎情況

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論文5篇。

代表性論文論著

總述

(一)正式出版的論著

1. 設施菜田退化土壤修復與資源高效利用.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參編,2011.

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建設教材《農林概論》,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參編,2016.

(二)國家重點核心期刊發表的主要代表論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Song H., Guo JH., Ren T., et al. 2012. Increase of soil pH in a solar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 Soil Sci. Soc. Am. J. 76: 2074–2082 (SCI)

Song H, Che Z, Cao WC, et al. 2016. Changing roles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in a continuously acidifying soil caused by over-fertilization with nitrogen. Environ. Sci. Pollut. R. 23: 11964–11974 (SCI)

Song H, Pan GY, Wang CY, et al. 2015. Allelopathic effect of 24-epibrassinolide on nitrogen assimilation in cucumber seedlings under acid stress and aluminum toxicity. Allelopathy J. 35(2): 187–196 (SCI)

宋賀,徐新超,王敬國等. 2012. 設施菜田不同剖面土壤生物反硝化特徵.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18 (4): 860–868

宋賀,潘廣元,陳清等. 2014. 中國北方設施菜田壟-畦土壤NO和NO年排放特徵比較.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33(12): 2472–2477

宋賀,王敬國,陳清等. 2014. 設施菜田不同碳氮管理對反硝化菌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微生物學通報,41(11): 2283–2292

宋賀,王成雨,陳清等. 2014. 長期秸稈還田對設施菜田土壤反硝化特徵和NO排放的影響, 中國農業氣象,35(6): 628–634

宋賀 , 金文俊,車釗等. 2017. 種植行距和品種對玉米根際反硝化菌群豐度和功能的影響,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5(3): 391–399

董慧,仲延龍,齊龍昌,汪和廷,張玉瓊, 宋賀 *,董召榮*. 2015. 耕作方式對冬小麥內源激素含量及產量的影響. 麥類作物學報,35(4): 542–5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