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蒙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是南宋與蒙元之間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戰爭。蒙哥死後,忽必烈從鄂州匆匆北歸,奪得了大汗之位。鹹淳三年(1267年)十一月,他採納了降蒙宋將劉整的方略,決定攻取襄陽。次年九月,忽必烈命劉整與蒙軍主將阿術等率軍圍困襄陽和樊城(皆在今湖北),從此,襄、樊軍民便開始了長達五、六年之久的襄、樊保衛戰。
鹹淳五年(1269年),忽必烈派丞相史天澤親自前來督師。蒙古軍在襄、樊四周修城築圍,封鎖漢水,扼守通往襄、樊的水陸要衝。同時造戰船、練水軍,屢次打敗南宋的援軍。襄、樊被困三年,賈似道一直對宋度宗封鎖訊息,甚至有敢說蒙軍攻宋的,就被貶斥,也有被藉故殺掉的。鹹淳六年(1270年),南宋以李庭芝督軍援襄、樊;但另一將領范文虎卻不受李庭芝節制,只聽命於賈似道,這樣就牽制甚至束縛了李庭芝的救援行動。
鹹淳七年(1271年)十一月,蒙古正式建國號為元,並加緊對襄、樊的進攻。鹹淳八年(1272年)三月,樊城外城被元軍攻破,宋軍只好退守內城。這時,城中雖尚有糧,但其他物資皆缺。為了援助襄、樊,李庭芝屯兵郢州,並利用襄陽西北的青泥河,以輕舟百艘,裝滿衣甲物資,在張順、張貴帶領下,乘夜轉戰一百二十多里,於五月二十五日黎明,到達襄陽城下,張順戰死。外援船的到來,極大地鼓舞了襄、樊軍民。張貴入襄之後,派人潛水與在郢州的宋軍范文虎相約,會師於龍尾洲。但范文虎卻於會師的前兩天,退屯三十里。元軍得到這一訊息,在龍尾洲以逸待勞,大敗宋軍。張貴受傷後被俘,被元軍殺害。從此,襄、樊便與外界中斷了聯繫。鹹淳九年(1273年)正月,元軍攻破樊城,都統范天順自殺,統制牛富率軍巷戰,後亦赴火自盡。這年二月,襄陽宋將呂文煥向元軍投降。襄、樊這一軍事重鎮的陷落,決定了南宋滅亡的命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