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梅

杜默去世以後,這株梅花據傳每年輪番開放,花開半樹,因而得名“半枝梅”。 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宋時梅被列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以來,縣人民政府兩次撥款,建圍牆、花台、古亭和小徑等。

宋時梅
在安徽巢湖和縣縣城西南20公里的南義鄉豐山杜村.
它是一株近千年古老的梅樹,高達丈余,枝呈鐵色,花形似蝶,單瓣果梅,原先花色雪白如銀,如今變成粉紅。每到冬去春來,梅花怒放,香氣馥郁。
宋時梅為北宋康定元年(1040)歌豪杜默幼讀經史,愛寫詩文,因屢試不中,對官場漸生厭倦之情,終於掛冠歸隱。杜默離開京師時,特購六株珍貴的玉蝶梅植在家鄉,由於名梅難養,後來只活一株。平日無事,邀宴賓朋,飲酒賦詩,賞梅遺興。
杜默去世以後,這株梅花據傳每年輪番開放,花開半樹,因而得名“半枝梅”。似乎以此哀悼主人,從此,遠近聞名。
古梅近旁有“梅豪亭”系清代乾隆年間和州知州劉長城所築,亭頂六角飛檐,上敷琉璃瓦片,隨同知州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安徽學政,朱筠作《豐山梅豪亭記》,並刻石成碑。今亭、碑俱在,字跡依稀可辨。
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宋時梅被列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以來,縣人民政府兩次撥款,建圍牆、花台、古亭和小徑等。雅境恬適,春花怒放,凡來游者,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