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泰

青年時期,他已小有名氣,時時有人登門求售,或應約為人捏像。 有時不盡如意,他便找機會帶上軟泥再到寺廟,望著塑像捏出,直到滿意為止。 宋常泰醉心泥塑,如痴如迷,經過數十年積累,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爛熟於胸,呼之欲出。

宋常泰 民間雕塑家,生於清鹹豐年間,卒於民國中期,楚雄鹿城人。其家境貧寒,識字不多,生性好動,極富模仿力,從小愛玩泥巴,弄得滿身污穢,為此經常挨打,打後依然如故。父母無奈,找瞎子為之算命,據說是木命,“離土不活”,故不敢硬逼,只好聽之任之
年幼時與小夥伴一起玩耍,他總要掘土和泥,捏些鳥獸蟲魚、文官武將;或憑想像,捏出鬼怪神佛,奇禽異獸,逗得大夥捧腹大笑。稍長,每逢廟會或趕集,他就擺個泥人攤湊熱鬧,找點零花錢貼補家用,父母十分歡喜。青年時期,他已小有名氣,時時有人登門求售,或應約為人捏像。若逢外出,他必訪游名山古剎、寶寺叢林,常常流連忘返,一尊尊塑像都要瞧個仔細。遇有特出者,一看就幾個時辰,並默記心裡,回家後立即憑記憶捏出。有時不盡如意,他便找機會帶上軟泥再到寺廟,望著塑像捏出,直到滿意為止。宋常泰醉心泥塑,如痴如迷,經過數十年積累,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爛熟於胸,呼之欲出。加之有得心應手的泥捏功夫,平時遇到相貌古拙奇異,個性獨特鮮明的人物,他都格外留意,或隨手捏出,細心保存,閒時則拿出來細細品玩。
隨著生活積累的豐富和技藝的日臻成熟,宋常泰從捏小泥人發展到雕塑大型佛像。在鹿城,曾先後雕塑大慈寺觀音,古山寺十大雷神,三皇廟伏羲、神農、軒轅,以及藥王、呂祖等塑像,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彩畫,用料精選,配製考究,色澤鮮亮,歷數年而色不變。據本地老人回憶,古山寺一堂雷神,個個猙獰兇惡,而又面目姿態各異,手持各式刀兵法器,無一雷同,似乎真有呼風喚雨,作雷閃電之靈。整組雕塑除在兇猛暴戾中力求同中之異外,還注意整體的配合呼應,造成一種崩山裂地的氣勢和凜然可怖的氛圍,讓人一看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此後,宋常泰以傑出的雕塑技藝聞名遐邇,曾被邀請到雙柏、蒙自等地塑像,受到信徒們的敬重和民眾的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