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安

人物貢獻1993年經過村民選舉合作鎮政府審批,為時王口村主任,後又選為村支部書記兼任村主任。 於是又發動村民企業籌資捐款,建設了一所布局合理,寬敞明亮的標準化學校,從此使該曉得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在致富前進的道路中,宋光安同志又想到全村人口逐年遞增,耕地逐年減少的問題,1997年帶領全體村民圍湖造田800餘畝,人均增地0.7畝,是原來沒有保障的低產田,逐漸變成了旱澇保收的穩產糧田。

簡介

宋光安,男,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11月出生,山東省微山縣歡城鎮時王口村人,現任宋氏宗祠管委會主任,時王口村支部書記,一心致力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多次捐款助資修建學校,為村民子女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又發動族人將始建於宋代的宋氏宗祠修繕完整,有效保護了民族文化遺產,在發揚宋氏文化和家族團結作出突出貢獻。

人物貢獻

1993年經過村民選舉合作鎮政府審批,為時王口村主任,後又選為村支部書記兼任村主任。自擔任村幹部以來,腳踏實地一心撲到工作上,想民眾所想,為民眾解決困難,原來的村址處於終年被水包圍的低洼地帶,每到夏天汛期的時候,擔心村中兒童著水侵害,組織帶領村委人員,勘察地形,統一規劃,把整個村莊的村民住宅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地帶。
村民子女是祖國建設的未來接班人,從小要在良好的環境裡接受黨的教育。於是又發動村民企業籌資捐款,建設了一所布局合理,寬敞明亮的標準化學校,從此使該曉得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在致富前進的道路中,宋光安同志又想到全村人口逐年遞增,耕地逐年減少的問題,1997年帶領全體村民圍湖造田800餘畝,人均增地0.7畝,是原來沒有保障的低產田,逐漸變成了旱澇保收的穩產糧田。工作業績得到了縣鎮政府的肯定與表彰,2003年被選為山東省微山縣人大代表。
“要想富,有好路“村民為致富,出門進家都被泥濘的道路所困擾,尤其到了陰雨天,道路濕滑給村民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宋光安又千方百計籌資金,帶領村民硬化道路3公里多,有效的解決了村民出行問題。村民稱讚:”宋光安是一心想著民眾利益,辦實事,忠於黨的好乾部“。
為保護始建於宋代的宋氏宗祠遺址,不繼續受到湖水侵蝕與環境破壞,發動全國包括華僑及台灣同胞的微山周圍鵝莊支系宋氏族人,共同出資捐款捐物近300萬元,於2012年根據宋氏宗祠故址原有基礎與文獻史料行了歷史以來最為大型的一次重修,將其修復宋代原貌。及時保護了珍貴歷史文化文物遺產。當地政府,文物,民俗協會,微子研究會等部門給予高度評價與支持。今天的宋氏宗祠又重新恢復了歷史的風貌,供遊人參觀、遊覽、祭拜。而家鄉的人民又仿佛找回了昔日的文明,繼而讓儒學文化思想得以傳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