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堡村

安龍堡村東鄰他宜龍村委會,南鄰法念村委會,西鄰新街村委會,北鄰他宜龍村委會。轄安龍堡、凹子村、石頭村等2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93戶,隸屬雲南省雙柏縣安龍堡鄉,地處安龍堡鄉西邊,距安龍堡鄉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96公里。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雙柏縣安龍堡鄉,地處安龍堡鄉西邊,距安龍堡鄉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96公里。東鄰他宜龍村委會,南鄰法念村委會,西鄰新街村委會,北鄰他宜龍村委會。轄安龍堡、凹子村、石頭村等2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93戶,有鄉村人口1903人,其中農業人口1883人,勞動力139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87人。
全村國土面積46.37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年平均氣溫15.2℃,年降水量981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627畝,人均耕地2.4畝,林地62196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3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627畝(其中:田1123畝,地3504畝),人均耕地2.4畝,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6219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5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7畝;草地1000畝;荒山荒地335畝,其他面積133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84戶通自來水,有9戶飲用井水。有493戶通電,有16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5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4%和9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7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62%)。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農用運輸車20輛,拖拉機102輛,機車9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96畝,有效灌溉率為2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9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6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5戶;建有小水窖467口。全村有2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5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4萬元,占總收入的66%;畜牧業收入179萬元,占總收入的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326頭,肉牛723頭,肉羊4685隻,雞17901隻);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4%;第二、三產業收入8.2萬元,占總收入的1%;其他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4%。農民人均純收入130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2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87人,省外務工1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植、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3戶,共鄉村人口1903人,其中男性972人,女性929人。其中農業人口1883人,勞動力1394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漢族7人,彝族1887人,哈尼族7人,其他民族2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3人,占人口總數的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0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20人;五保戶數2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50戶,占農戶總數的1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1人,在校學生184人,距離安龍堡中學1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6人,其中小學生184人,中學生9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0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35.0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9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酬勞106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萬元,有固定資產4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6人,少數民族黨員86人,其中男黨員75人、女黨員11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安龍堡、凹子村、石頭村等2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29人。

人文地理

該村委會有花鼓、大娛樂二種民間文化活動。其中:
1、花鼓是一種古老、熱烈、歡快、奔放的民族樂器。遠古時重要用於白,通過敲鑼打鼓,一是解除死者家人的沉默、悲傷,二是給祭喪者壯膽,三是防止豺狼野獸來毀屍,由於花鼓舞熱烈歡快,後來也用於節慶、慶賀等喜事;
2、古老神奇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彝族山歌“阿噻調”對唱內容豐富,意義深情,有敘情、敘事、挖苦、歌頌等,過去只唱不跳,沒有樂器伴奏,後來演變為跳娛樂,改革開放後黨的政策好,民族山區村村寨寨跳起大娛樂。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基礎設施差,農民意識落後,掌握套用的科學技術低,發展特色產業的觀念淡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思想十分嚴重。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培訓,加強指導,提高意識,扶持養殖大戶,根據氣候條件規模化種植核桃與膏桐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