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寺[福建泉州鯉城區安福寺]

安福寺[福建泉州鯉城區安福寺]

位於鯉城區江南鎮曾林村紫帽龍首山麓。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泉州府志》載:唐·垂拱三年(687年)建。《八閩通志》則說是唐·嗣聖元年(684年)建,名安福院。元·至正間毀,僧智妙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為寺,正統、天順間 相繼維修,後廢。現存系清·光緒年間於舊址西側重建,坐南朝北,中為大雄寶殿,西為報恩堂,東為僧舍,前有石埕,總面積4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安福寺安福寺

福建泉州安福寺位於鯉城區江南鎮曾林村紫帽龍首山麓。

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概況

《泉州府志》載:唐·垂拱三年(687年)建。《八閩通志》則說是唐·嗣聖元年(684年)建,名安福院。元·至正間毀,僧智妙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為寺,正統、天順間 相繼維修,後廢。現存系清·光緒年間於舊址西側重建,坐南朝北,中為大雄寶殿,西為報恩堂,東為僧舍,前有石埕,總面積400平方米。

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硬山式,中祀三寶佛,東祀地藏菩薩,均系新塑;西祀彌陀,為輝綠岩石雕成,高2、21米。大門懸掛“法性長明”木匾額,系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興安福寺的僧人紫金所立。大殿後部已崩塌,於4—5年前重新修葺。

報恩堂為兩進,屋頂為硬山式,內祀歷代住持,因年久已衰朽。

寺前路旁臥放一“佛”字大石碑,高2、3米,寬1、06米,中已斷裂。

寺內原有5尊唐代中、後期的石雕佛象,現存3尊,另2尊頭已破損。佛象用青石雕琢,細肩高鼻,雙耳垂肩,衣紋緊貼身體,有的半露於臂,或立或坐,典雅和諧,肅穆寧靜。佛象鼻樑筆直,稱為“希臘鼻”。這種造型風格,明顯受古希臘藝術的影響,屬古印度犍陀羅藝術範疇,是泉州地區早期佛教雕像。

印度犍陀羅藝術形成於公元一世紀。犍陀羅地區相當於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鄰的阿富汗東部一帶。

公元前326年,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王繼中亞的雅利安人又一次率軍入侵印度。他的軍隊從巴喀提納(今阿富汗的巴格蘭)進入印度河上游,又東下恆河流域,到達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境內。因為部下兵將不肯繼續進軍,於是亞歷山大王引兵西轉而去,於公元前323年病死於巴比倫尼亞首都巴比倫。

由於亞歷山大王的東征以及印度與中亞、歐洲的貿易往來,便產生了希臘化的亞洲文化。希臘文化的進入直接影響了印度的造型藝術,尤其是佛教的造型藝術。公元一世紀中葉貴霜王朝崇信佛教,建有許多寺廟,此時大乘教派產生,開始使佛教徒禮拜佛像,佛教藝術從此走向鼎盛時期。由於這時期的佛像面容及其雕刻風格帶有明顯的希臘風格,由以犍陀羅地區最為典型,故稱為犍陀羅藝術。

福清縣安福寺

清遠里。唐大中間建,宋嘉祐間重建,有熟梅軒。宋林希逸詩:“梅子黃時四月秋,小軒流水最清幽。山僧坐對禪囗熟,不準眉頭一點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