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一顆偉大植物的傳奇

安溪鐵觀音一顆偉大植物的傳奇

版次:1 第一篇 第三篇

版權資訊

作 者:李玉祥,海帆 著
出 版 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0-5-1
版 次:1
頁 數:195
字 數:530000
印刷時間:2010-5-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1002073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安溪鐵觀音的人文地理志。
相對鐵觀音茶葉的盛名而言,鐵觀音的原產地——安溪,其風土之瑰麗、人情之淳厚、文化之流光溢彩,可謂僻遠無聞。信繫於此,一千多年來,繁複精湛的制茶工藝才得以在安溪大地上薪盡火傳。而安溪鐵觀音也伴隨著安溪的風雲變幻、人事變遷,在無數次浴火重生後,歷久彌芳,馨香四溢。
本書試圖提示的,是許多無聲卻強大的力量——一片神奇的土地,一群生命力頑強的百姓、謙具山的包容與海的開放的閩南文化。正是這些不步喧囂、安靜堅守的力量,創造了一顆植物的盛世傳奇

作者簡介

李玉祥:著名攝影師、“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曾獲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策劃出版的圖書包括江蘇美術出版社“老房子”系列,北京三聯書店“鄉土中國”系列、《福建土樓》等。

圖書目錄

序一 關於茶的朝聖之路 朱幼棣
序二 吃茶的經驗 龔鵬
序三 我的田野地——安溪 王銘銘
開篇
第一篇 茶路
第二篇 前世
第三篇 茶法
第四篇 改變
第五篇 今生
大事記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出版後記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篇 茶
世界茶葉家族林林總總,不可勝數,而鐵觀音是茶中貴族,烏龍茶名品。它廣植於安溪各鄉各村,蔚為風景,各顯其能。觀音於佛相的千變萬化,或男相或女相,或多頭或千手,極盡神奇之能事。而鐵觀音則因半發酵工藝所造就的不確定性,無限多樣,各有個性:有嬌柔者,有大派者,有平易近人者,有高不可攀者,可謂千人千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山頭,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氣候,以及制茶人不同的經驗、悟性,便產生不可重複的香氣韻味。
早在清嘉慶年間,安溪西坪鎮西源村的林燕愈就北上武夷山,在天心永樂禪寺周圍開闢了十八座茶山種植家鄉的烏龍茶。到了光緒十九年(公元1896年),安溪大坪鄉萍州村的張乃妙將鐵觀音茶苗帶到台灣,種在木柵樟湖地區,為台灣木柵鐵觀音之起源。詩人林荊南對此賦詩:“茶尊木柵鐵觀音,樅本安溪史跡尋。”1916年,張乃妙製作的茶葉在台灣獲金牌獎,他因此被聘為“巡迴茶師”。曾經有兩位日本茶人跟隨張乃妙兩年之久,以期將鐵觀音種茶、制茶技術工業化。但這個構想最終完全落空,因為鐵觀音的神奇變化,不可以一貫之,其中一位姓宮本的不禁感嘆: “中國茶太奧妙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