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第六中學

安溪縣第六中學

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學(簡稱安溪六中)創建於1969年,1978年創辦完全中學,2011年10月高分通過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評估驗收。學校文化積澱深厚,名師薈萃,人才輩出,成績斐然,教育質量居全省同類學校前列。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安溪六中校園風景 安溪六中校園風景

學校創辦於1969年,前身為後垵附中。1978年秋,經上級政府批准,學校擴建為完全中學,改校名為“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學”

1984年,縣政府下文確定學校為縣重點完中。進入九十年代,在上級政府及磚文、土樓等周邊村的關心支持下,學校步入快速發展的時期。

2010年11月,一則學校即將喬遷新址的訊息在六中老校區內爭相傳遞,師生們無不歡呼雀躍。

2010年,縣委、縣政府將長期困擾安溪六中發展的問題擺上議事日程,決定對在建中的龍湖中學和安溪六中進行資源整合,將安溪六中老校區設為獨立國中校,校名更改為城廂中學,將安溪六中高中部搬遷至龍湖中學,命名為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學。

學術研究

歷史成績

安溪六中省二級達標驗收高分通過 安溪六中省二級達標驗收高分通過

2007年學校高考本科人數突破300大關,達到324人,創歷史新高。2006年謝水源同學考661分,榮膺縣高考狀元,並被北京大學錄取。2000年度中、高考成績實現新飛躍,取得了建校以來的最好成績。高考錄取本科以上77人,提前批錄取18人,本一批錄取6人,本二批錄取53人,專一批錄取118人,專二批錄取57人,共錄取252人;中考上500分以上65人,其中22人上一中錄取線。辦學30年來,學校共培養高、國中畢業生15000多人,其中2000多人被錄取到大中專院校深造。

小樹林文學社

創辦於1986年秋的 小樹林文學社,積極組織社員走出校門,深入生活,認真思想,勤奮練筆,創作出一大批思想健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作品。社員作品50多篇(首)在國家、省、市各級公開刊物發表、轉載,並多次獲各級徵文獎。1999年、2000年,文學社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中學優秀文學社團。

安溪六中小樹林文學社是我縣最早創立的中學文學社團之一, 冰心老人特為本社題寫刊名。她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小樹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2002年12月,小樹林文學社獲首屆“雨花杯”全國中學生十佳文學社團,是我省惟一獲此殊榮的中學文學社團。

辦學條件

占地8萬多平方米的新校園,功能齊全的生物園、計算機房、實驗室、殘疾人專用衛生間,寬敞舒適的運動場所和食堂。

建有教學樓3幢,綜合樓、食堂、體育館、實驗樓、儀器樓、教師宿舍樓各一幢、學生宿舍樓四幢,在建圖書館與藝術館已經完工。語音室(128台座)2間,電腦室(配備486、586電腦67台)1間,電化教室1間。理化生3科實驗室、儀器室配備齊全。圖書館藏書達8萬多冊。現有50個教學班,學生3026人,教職工193人。

放眼六中校園,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信息藝術中心、師生公寓等十棟嶄新建築物環400米標準運動場半個外圍而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置合理,錯落有致。記者在教學樓看到,所有教室都裝上了多媒體設施,同時集體購置了100多台筆記本電腦,教育技術現代化建設正逐步夯實。

學校高中部於2011年7月整體搬遷到現址。新校區新校區位於鳳城鎮、城廂鎮接壤處,背踞龍湖,前瞻筆架,視野開闊,鍾靈毓秀,風景獨好,交通便捷。學校規划起點高,建設標準高,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蔚為壯觀。一期占地120畝,預算投入資金8500萬元,遠期規劃300畝,學校已啟動二期工程。

締造新起點,給力新跨越。科學的管理、一流的師資、高標準的硬體設施,將促進學校再次跨越發展。

文化傳統

學校校訓:團結 勤奮 求實 進取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辦學宗旨:辦知名學校,造福一方;創優質教育,回報社會。

管理策略:科學 規範 創新 務實

發展目標:管理科學 師資一流 設施先進 質量上乘 特色彰顯

學校領導

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張清平

黨支部書記:陳良圖

副校長:白溫寬、

黨支部副書記:吳金水

辦公室:林銀法、趙秋色

教務處:李海雲、林志忠、許水龍

教研室:許機靈、陳小雲

政教處:吳文龍、李志士、謝麗紅

保衛處:謝勁松

總務處:許坤明

校園環境

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學座落在藍溪之畔、筆架山下,地處城區二環路、北望鳳冠山、緊挨大龍湖、毗鄰龍湖汽車站,永隆國際、寶龍廣場、金融行政中心、茶都等環簇其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