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寧•德沃夏克

1892年—1895年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創作了他最為流行的旅美時期的幾部作品。 德沃夏克的創作力旺盛,作品涉獵體裁廣泛。 德沃夏克對於獨特風格的民間音樂的敏感性,使他在美國短短几年,就很快熟悉吸收了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樂。

人物簡介

安托寧•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ak,1841—1904)
生於布拉格附近的尼拉霍柴維斯,父為鄉村小客店主和屠夫。在布拉格管風琴學校學習三年後,1862起在布拉格民族劇院樂隊演奏中提琴十一年。為合唱和樂隊而寫的愛國主義《讚歌》獲成功後,專心從事創作,作品受布拉姆斯推舉獲官方獎學金。曾九次訪英國,並旅德、俄指揮自己的作品演出,倍受歡迎。1891年獲劍橋大學榮譽音樂博士學位,同年被聘為布拉格大學教授,十年後任院長。1892年—1895年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創作了他最為流行的旅美時期的幾部作品。回國後致力於教學和創作,培養出蘇克、諾瓦克等後一代捷克音樂家。

主要作品

德沃夏克的創作力旺盛,作品涉獵體裁廣泛。他的歌劇具有很強的抒情氣質,多在國內演出,主要作品是:《雅各賓黨人》、《魔鬼與凱特》、《水仙女》和《阿爾米達》。
德沃夏克在吸取民間音樂素材方面不像斯美塔那集中於捷克,而是以更廣闊的斯拉夫民族民間音樂來豐富自己的音樂語言。他的兩集16首《斯拉夫舞曲》不僅有捷克民間舞曲,還包括斯洛伐克、波蘭的民間舞曲,烏克蘭的民間敘事曲更是他特別鍾愛的。
德沃夏克對於獨特風格的民間音樂的敏感性,使他在美國短短几年,就很快熟悉吸收了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樂。美國時期作品中《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和《F大調四重奏》(OP96)既有作者對美國繁忙的都市和寧靜鄉村的感受,對黑人、印第安人的深刻印象,又有異鄉作客的思鄉之情。《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他最深情動人的作品。他對黑人、印第安人音樂的態度,對美國藝術音樂的發展有重要啟示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