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縣永興鎮

安徽省利辛縣永興鎮

一、農業工作,成效顯著。 撤區並鎮以來,鎮黨委立足實際,紮實推進集鎮建設、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的發展搭建平台。 五、穩定工作,卓有成效。

利辛縣永興鎮簡介

鎮黨委書記:江淮
鎮 長:解子方
鄉鎮面積:70平方公里
鄉鎮人口:4.5萬
鄉鎮理念: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竭誠歡迎社會各界光臨指導、投資興業。
郵編:236713
代碼:341623
區號:0558

地理位置

永興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西南部,地處東經115°54′—116°31′,北緯32°51′— 33°27′之間,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次之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東南風。年均氣溫14.8℃,無霜期215天,年均日照時數2223.4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124.7千卡 /cm2,年均降水量823.9毫米。以李姓居多,曾有李姓大門、二門、三門、四門。生產以農業為主,占總人口98%。 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農業資源豐富,適宜多種企業的發展。

李鵬總理去過的地方李鵬總理去過的地方

永興鎮地理位置優越,東距利辛縣城24公里,西距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陽30公里,水陸交通便捷。東與馬店鎮相鄰,北與孫廟、王市鎮相連,西與王人鎮、穎泉區冉廟鄉接壤,南與潁東區、大李集鎮隔茨淮新河相望。轄區土地總面積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3117畝,轄15個行政村,170個自然莊,51000人,其中農業人口49000人,是典型的農業大鎮。阜蚌公路自西向東穿境而過,馬王公路從鎮中心穿過,濉阜鐵路橫貫南北,並設有永興集站,為永興的對外交流創造了良好的陸上環境。水上交通也很優越,南面有中國第二大人工河——茨淮新河,並建有千噸級以上的碼頭三個;與阜蚌公路相依相伴的阜蒙河,常年通航,是永興聯繫外界的水上視窗。九二年建鎮以來,永興人民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頑強拼搏,紮實工作,永興經濟不斷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建設進一步加強,廣大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較大的改善和提高。全鎮上下呈現出安定祥和、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永興鎮建設工作

一、農業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開挖疏通大中溝50條、治理低洼地1000畝,改造中低產田2000畝,打塘70面,植樹120萬株,配套橋涵600座,提高了農業防災抗災能力,為農業增產增收夯實了基礎;由於標準高,質量好,2007年春季全市水利現場會,植樹造林現場會在我鎮召開。
二是注重農田保護,大力推進土地復墾,十五年來復墾土地2000畝,僅06年冬復墾土地就達600畝,保證土地占補平衡,為城鎮開發用地作出了貢獻。
三是重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倡間混套種,推行種子工程,推廣機耕、機播、化學除草等先進技術,實行訂單農業,糧食產量穩步提高。小麥單產從上世紀80年代的不足25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400公斤以上玉米畝均單產400公斤以上。
四是加強動物防疫,大力發展畜禽養殖。1992到1997年間,發展三大養,成績顯著,李鵬總理曾到我鎮朱王村寨東視察,並予以肯定;近幾年,在“口蹄疫”和“禽流感”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我鎮切實抓好畜禽強制免疫,積極推廣畜牧實用技術,養殖業依然蓬勃發展。雙龍種雞場,法堂種雞場,沈莊養雞場,徐營鵪鶉場在全縣首屈一指,雙龍養雞協會開全市禽業協會風氣之先,程湖山羊交易市場、永興生豬收購中心等中介組織使我鎮畜禽產品遠銷省內外,打響了永興品牌。2006年底,全鎮黃牛存欄2594頭,生豬存欄23718頭,山羊存欄31500隻,禽類存欄167470隻。
二、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
撤區並鎮以來,鎮黨委立足實際,紮實推進集鎮建設、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的發展搭建平台。
一是實施“百戶入鎮”工程,自98年起,順利進行了程湖、雙龍、徐寨等集鎮的改造開發,集鎮面貌煥然一新。目前,程湖集已從並鎮前的一條筒子街發展成為四橫兩縱格局的繁榮中心鎮,新農村建設啟動平穩,全面完成村莊布點規劃。
二是多方籌集資金,改善交通狀況。十五年來,我鎮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措資金,共鋪設砂礓路134華里,兩修馬王路,修譚鋪、大門、楊寨、永興四村柏油路。特別是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又修水泥路20餘華里,交通狀況有了很大改觀,解決了民眾多年來“晴天坑窪窪,雨天泥巴巴”的“行路難”問題。
三是通訊、有線電視、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1996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固定電話,1998年開通有線電視,2001年移動、聯通落戶永興,2002年農網改造完成,實現城鄉用電同價;去年年底,全鎮固定電話達6000門,手機戶均一部。
三、致富工程,效果初顯。
並鎮以來,鎮黨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面向市場,依靠科技,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抓好務工人員有序輸出,發展勞務經濟,勞務收入在人均收入比重逐年增加,至去年,已占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近兩年,築巢引鳳,加大招商引資資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法堂塑鋼廠、拖把廠,永興麵粉加工廠,諸王食用菌生產基地,楊元把子加工、溝北水泥預製廠,雙龍刷子把廠等,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依據外出針織技術人才多的這一優勢,對外出有成人員打一個電話,送一份問候,發一封邀請函、開一次座談會,鼓勵他們返鄉創業,為家鄉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在2006年建成3家針織廠的基礎上,又有10家針織廠於今年春節後開業生產,還有幾家正在選址籌建中。永興針織業將很快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從而進一步增加民眾收入,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四、穩步推進農業綜合改革。
十五年來,我鎮嚴格執行上級政策,紮實推進稅費改革,農業綜合改革。一、成功實施鎮機構改革,通過考試、考核、競爭上崗、定編定崗,分流了富餘人員,減少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二、順利完成並村工作,2005年,並村和換屆同時進行,18個村並為15個,村兩委幹部由127人減少到95人,村幹部兼任組幹部,改革成效明顯;三、全面取消農業稅,推行一卡通,實施糧食直接補貼制,民眾得到實惠。
五、穩定工作,卓有成效。
十五年來,鎮黨委在做好社會治安、信訪接待、矛盾糾紛調處等日常穩定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特別是村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全黨動員、全民發動,在98、03年特大洪水、03非典、05禽流感等危及民眾生命財產的自然災害和突發性事件面前,打贏了一場場漂亮的阻擊戰,有力地保護了全鎮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保證了我鎮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是教育工作穩步增強,在全縣率先進行教育體制改革。試行了教師定編定員定崗制,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最佳化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彌補邊遠學校缺編現象,兩基順利達標,教育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全鎮有教學樓9座,花園式學校6所,市級農村示範國中1所,普通國中2所,完小1 6所,初小2所,幼稚園1所。在校學生8600人,教職工316人。新建教學樓9座,154間,建平房161間,維修校舍265間,添置課桌1萬張,圖書50萬冊,教學儀器5000件。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順利通過國家兩基驗收。 二是計生工作成績斐然,嚴格執行《安徽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長率到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長率的歷史性轉變。在衛生工作中,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軟硬體設施得到改善,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婦幼保健工作均走在了全縣的前列,衛生事業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文化、體育、土地、環保等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三是衛生事業突飛猛進 ,全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室15個,有醫務人員72人,其中醫師16人,醫士50人,衛生員20人。2001年鎮衛生院40間門診大樓交付使用,配套設備相繼到位。裝修高標準療養病房15間,購置病床30張。強項科室有內科、外科和婦產科。兒童四周內完成“四苗"接種率100%,7至12周歲複種率98%以上。2002年後新法接生率98%以上,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6%。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普遍改造廁所,實施滅蠅、滅蚊、滅鼠計畫。碘油丸和腸蟲輕普服率98%以上。7種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永興鎮徐寨村周莊南有一古柿樹,專家考察認定樹齡600年左右。胸圍2.46米,主幹高1.68米,樹高1 5.5米,覆蓋面積150平方米。為縣級重點文物,已掛牌保護。

行政村、自然村介紹

1、諸王村

寨西、寨東、諸王、林莊、老莊、君李、三皇、張莊、李寨、中李、東李、廟東、劉營、新莊、小莊、後張、腰莊

2、解集村

李長營、八里、沈莊、後李、前解、後解、張大莊、張小莊、隋莊、西宮營、東宮營、廟前、丁莊

3、譚鋪村

染坊、張莊、大譚鋪、小譚鋪、後坊、陳莊、前坊、徐莊、程莊、東王、西李莊、小坊莊、北李莊、西王、前程

4、雙龍村

大李、南徐、集上、集北、趙寨、北徐、西張、西徐、北張、東徐、窯廠、前趙、蘭莊、小徐、小李、新莊、東李、小趙

5、大門村

二門、大桑樹、大門東、大門西、東前營、西前營、田莊、西李、吳莊、南李、墳堂、大灘後、蘭莊、土地廟

6、徐營村

徐營、齊營、後瓦、三門營、西小、劉莊、張莊、前瓦、小李莊、營子裡、西李

7、程湖村

茨元、前徐營、李莊、寨東、寨西、趙橋、陳莊、張莊、後徐營

8、法堂村

凡馬莊、凡老家、三門營、李寨、凡莊、李莊、趙莊、前四李、中四李、九隊、八隊、凡樓、東李莊、七隊、東四李、西四李

9、永安村

李開明莊、李寨、沈元、溝北三隊、溝北四隊、楊元、溝北六隊、溝北八隊、楊老家、小莊、溝北一隊、二隊、七隊、五隊

10、永興村

學堂莊、委莊、齊營、楊寨、集上、凡莊、王莊、南小、東李

11、徐寨村

倒座、孫莊、王莊、後徐、徐店、前周、後周、老宅、東頭、徐寨、朱莊、大莊、徐小、前小、王小

12、永順村

老家、瓦門樓、呂營、關灘、呂寨、高莊、橋口、腰莊、牌坊、蘭燈莊、小莊:九莊、窯後、化莊、徐小莊、周莊、蘭寨 。

永興鎮工作總結

(一)農業、畜牧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去冬今春,農田水利治理工作,我鎮著手早、規劃精、計畫細、落實快,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治理片工程。植樹造林,格線標準,林木多、樹穴深、成活齊,在全縣位居前列。冬季來臨,我鎮又實施了黑鳳溝治理工程,治理面積達7000畝,是全縣開工較早、土方完成較早的鄉鎮農田治理工程之一。
我鎮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增加投入,開展綜合治理,完善基礎配套設施,著力改造、開挖溝、渠、塘,推廣小麥良種,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諸王村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現代農業有了起色。 同時,我鎮畜牧上台階工程取得重要進展,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諸王、雙龍等村的畜禽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尤其是魁興奶牛場作為皖北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目前存欄純種荷斯坦奶牛一千餘頭,效益顯著,在全市第三季度經濟工作調度會期間受到了方春明牛弩濤、梁棟、程修略等市、縣主要領導同志的高度肯定。其他如諸王前進生態養豬場、林輝山雞場、雙龍波福特禽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養殖企業也都發展迅速,經濟效益良好。

(二)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2009年,我鎮共成功引進投資項目3個,分別是利辛縣前進生態化養豬場項目、利辛縣磊鑫沙石廠項目以及利辛縣祥和製衣有限公司項目,在此分別予以說明:
1、利辛縣前進生態化養豬場,總投資5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328萬元,目前已建成豬舍50間,占地約2800平方米,現存欄母豬126頭。
2、利辛縣磊鑫沙石廠,總投資5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300萬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擁有鏟車1台,自卸車6台,地磅車1台,吊車1台。
3、利辛縣祥和製衣有限公司,總投資5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302萬元,現擁有電腦橫機10台,套口機40台,橫機100台,貨車1輛。

(三)計生工作有序開展

2009年,我鎮全力抓好計畫生育工作,嚴格落實四項手術,落實長效節育措施及獎扶制度,同時嚴格規範社會撫育費的徵收,研究制定了方案並加以貫徹執行。 我鎮認真開展了計畫生育百日清理工作,對計生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嚴查期內出生錯、漏報,摸清了情況,發現了存在的問題。 之後,我鎮又加大力度,採取了計生逐日清理匯報制度,狠抓落實結紮、上環、婚孕檢,並經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製定了《永興鎮計畫生育“村為主”機制實施方案》,印發給各村貫徹執行,以改變計生工作“鎮越位、村缺位”的局面。同時,我鎮對計生工作還實行了紅、黃席評比獎懲制度,加大了督查、清理力度,增強了計生工作的實效。

(四)民生及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

永興鎮廣大黨員幹部,以縣十大工程為契機,全力做好民生工作,努力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實施了一批惠民、利民工程。 我鎮通過“村村通”工程,加大投入,年共修水泥路16.9km,柏油路6.8km,完成了目標任務;通過教育振興工程,大大改善了我鎮各中國小的辦學條件;通過“鄉村衛生一體化”工程,著力強化了村級衛生室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高了村級衛生室的醫療衛生水平;通過“五保關愛”工程,加強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慰問活動,切實保障了五保戶的正常生活。 尤其是,我鎮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取得了重要進展。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我鎮諸王村的新農村建設,並在政策、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12月份,我鎮迅速啟動諸王村新農村建設工作,緊急召開黨政聯席會議,成立了諸王新農村建設整村推進工程指揮部,並制定了實施方案,通過召開民眾大會、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了鎮黨委、政府的政策、措施,同時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入戶走訪等活動,徵求了民眾意見,與民眾進行了廣泛的溝通與交流。

(五)安全維穩工作紮實推進

穩定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礎。我到永興任職以來,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充分維護民眾利益。對信訪案件,實行逐日匯報、逐日清理制度,並明確包案責任人,及時對民眾意見作出反饋,認真處理解決了一些重要信訪案件,尤其是基金會和下崗分流人員信訪案件。 我鎮繼續保持了安全穩定的良好局面,維穩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尤其是六十周年國慶期間,我鎮派專人在信訪辦值班,嚴抓信訪工作,有效防止了越級訪、群體訪現象的發生,切實保障了國慶期間各項慶祝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在全市第三季度經濟工作調度會期間,市、縣主要領導同志來到位於我鎮諸王村境內的魁興奶牛場進行考察,我鎮成立了維穩工作組,專門負責安保工作,保障了經濟調度會的正常進行。

(六)文明集鎮創建工作有了新進展

制定集鎮發展規劃,明確責任,落實任務。鎮政府加大集鎮基礎設施投資,具體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全鎮幹部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轉換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實效,狠抓工作落實。堅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文明創建工作。
1、建立一支環衛隊伍,鎮成立集鎮管理委員會,制定集鎮管委會工作職責,建立環衛費用收繳制度(用於兌現環衛人員工資),建立集鎮環衛工作承包網路圖,嚴格落實集鎮衛生管理規定,新建垃圾池12個,購置垃圾桶90個,每月對街道單位定期檢查評比二次,同時進行不定期抽查,嚴格落實獎懲制度。
2、修建集鎮道路,完善配套設施 鎮政府採取發動集鎮居民捐資、政府投資、爭取上級修路項目資金相結合的辦法,籌措資金100多萬元,對集鎮主街道、環集鎮路面進行統一標準,修通3.5公里8米寬水泥路面,集鎮主街道和人行道全部硬化並且達到寬度,排水、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齊全。
3、規範市場秩序 鎮政府依法規范集鎮市場秩序、嚴格杜絕未批先建、亂搭亂建,對不按規劃亂搭亂建的建築物予以統一拆除,並建立70個攤位的農貿市場一座,改造商業街一條。
4、建造二座水沖式公共廁所 鎮投資10萬元建設面積100平方米的標準公共廁所二座,3月份開工建設,6月份完工,現已投入使用,並明確專人看管,制定公廁管理制度。
5、建設一處垃圾填埋場 鎮投資建設垃圾填埋場,建立了垃圾填埋制度,實行垃圾定點投放。若發現垃圾倒入河道、下水道、公廁,一次罰款50元,每天都要拉放一次垃圾到填埋場,每10天用黃土覆蓋一次。 6、創建一批基層滿意站所 鎮政府成立基層站所文明創建領導小組,並制定創建工作目標,以文明執法和優質服務為重點,以人民滿意為標準,大力加強基層站所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各基層站所制定創建活動方案和活動計畫,明確主管負責人,推動創建工作開展。

(七)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

自今年9月份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啟動以來,鎮黨委高度重視,召開黨政聯席會議,成立了高規格領導小組,建立了聯繫點制度,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行事曆、學習計畫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學習實踐活動做了充分準備。 進入學習調研階段以後,我鎮按計畫召開學習會,學習了科學發展觀有關理論知識。鎮班子成員深入民眾,開展調研活動,充分了解了我鎮在科學發展上所存在的問題,徵詢了民眾對鎮黨委、政府工作的建議。 在分析檢查階段,鎮黨委及時召開了民主生活會,班子成員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並形成了分析檢查報告,為推動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 結合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我鎮大力開展組織隊伍建設,改進了作風,密切了幹群關係,並通過整頓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永安村黨總支,理順了組織關係。

(八)圓滿完成政策性農保等階段性工作任務

我鎮認真抓好政策性農保工作,並圓滿完成任務。8、9月份,我鎮針對甲流形式嚴峻的問題,專門研究成立了永興鎮甲流防控指揮部,堅持實行晨、午檢和逐日匯報制度,有效阻止了甲流的蔓延。在鎮全體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一事一議、農新合籌資任務目前也基本完成。

(九)永興鎮2009年度獲得的榮譽與獎勵

1、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教育振興工程”三等獎;
2、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村級陣地建設工程”進步獎;
3、財稅工作先進鄉鎮三等獎;
4、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沈濤獲得2009年度全縣綜合評比先進個人。

永興鎮未來暢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農村建設剛剛起步,充滿挑戰、充滿機遇、充滿希望。永興人民將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奮力拚搏,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秀美的新永興而努力奮鬥!
永興,永遠興盛,這個名字寄託著永興5萬鄉親父老的殷切期望。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各項事業不斷進步,綜合實力不斷壯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實力在全縣居中上游水平。 當前,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下,作為鄉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以書記馬瑛同志為核心的黨委政府一班人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正以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以廉政、勤政的工作作風帶領民眾搶抓機遇,用好、用足、用活上級各項政策,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工作切入點,以實施村村通工程為突破口,強化已有基礎,發揮現有優勢,挖掘發展潛力,推進經濟實現“加快崛起、乘勢而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奮鬥目標,譜寫著奮力崛起的輝煌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