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社

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社於1987年成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現有黃山、安慶、阜陽、宿州、合肥、蕪湖6個市級社以及桐城、太湖、靈璧、休寧、懷寧、渦陽、霍邱、肥西、碭山、黃山區10個縣(市)級社和休寧縣商山鄉一個鄉級社,個人社員1900餘人,團體社員72個。

基本信息

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以來,在中共安徽省委統戰部的領導和安徽省教育廳的指導以及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主要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主要工作

開展辦學實踐,發展職業教育。

社辦、社聯學校共18所,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4所,高等職業學院4所,在校生總計35000多人。按照“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成立了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培訓中心和職業指導中心,積極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和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工作。

通過多種形式,實施溫暖工程。

1995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以時任副省長楊多良同志為主任的安徽省溫暖工程促進委員會,安徽社作為“促委會”辦事機構,在全國率先實施溫暖工程,並多次受到各級領導和總社的充分肯定。如,開展下崗職工免費培訓和安置就業,減免學費扶貧助學,在省少管所開設幫教班等。桐城市實施的溫暖工程項目——中藥村種植基地,阜陽鄉鎮企業學校張賀林同志開展的西藏和青海各鄉鎮企業幹部免費培訓工作和“百村千人萬戶” 扶貧醫療項目,黃山社與深圳社合作開展的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活動等,都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全省共8個縣(市)實施了“雙百計畫”和“就業助學計畫”項目,進一步擴大了職教社的影響。

開展調查研究,向黨和政府建言獻策。

多年來,安徽社在調研和建言獻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如,1987年承擔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重點課題《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與教育改革徽州實驗區農科教多位一體》課題的研究,1988年承擔的“七五”國家重點科研課題《老少邊窮地區職業教育為經濟服務的研究和實驗》的子課題,1991年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八五”重點課題《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研究與實驗》子課題和中華社會科學基金“八五”重點課題《農科教統籌結合與區域經濟發展與實驗》,1992年參與安徽省22個縣的經濟教育調查,2004年發表的《堅持以人為本,體制創新,做好農村教育這篇大文章》調研報告,等等。這些課題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較好成果,受到有關方面的充分肯定,有些調研成果得到了有關權威部門非常高的評價,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2006年8月,安徽中華職教社組織開展的《農科教結合的機制創新和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專題調研,歷時近十個月,全省10個縣(市、區)、51個單位、16所學校共260多名幹部教師參加調研,組織8000多名學生對10個縣的114個行政村(其中示範村27個)和13374戶農戶進行了問卷調查,形成的專題調研報告。回良玉副總理在報告上作了專門批示,中農辦專門致函安徽社,對調研報告提出的意見與建議給予了充分肯定。

發揮統戰功能,開展海內外聯誼活動。

重視發揮統戰功能和優勢,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的聯繫與合作,特別是加強與海內外關心職業教育事業的各界人士的交流聯誼工作,先後接待了香港、澳門、台灣、日本和歐美等地區和國家的教育、文化、企業界朋友十二批40餘人,並組織有關人員赴香港、台灣、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家考察,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辦學等活動。2010年正式成立了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開展國際教育交流,並經有關部門授權開展出國留學服務業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