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遊戲[1985年奧森·斯科特·卡德編著科幻小說]

安德的遊戲[1985年奧森·斯科特·卡德編著科幻小說]

《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發表於1985年的科幻小說,星雲獎及雨果獎獲獎作品,作者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故事講述了為了抵抗外星蟲族的攻擊,人類成立了國際艦隊,並在孩子們的身上安裝了監視器,最後一名叫安德魯·安德·維京的小男孩被選入到學校培訓,上校開始訓練安德,使其變成一個領導力極強的指揮官。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未來,當時地球已經兩次遭遇過蟲族的進攻,國際艦隊認為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天資聰穎的孩童,並在孩童身上裝上監視器,在達到他們所認為合格的條件下將他們送往國際艦隊訓練兒童的空間站(“戰鬥學校”)進行訓練,為把他們塑造成艦隊指揮官,使人類在與蟲族的戰鬥中占領先機,並得到存活的希望。

人物形象

主角安德魯·維京,綽號安德(Ender——即“終結者”之義),是美國男孩,有一兄一姊。在卡德筆下的未來世界裡,世界由於人口過多,因而實行嚴格的計畫生育政策,三胎以上是絕對不允許的。安德的父母生下安德的哥哥(彼德)和姐姐(華倫蒂)時,國際艦隊發現兩個孩子都是神童,但是由於彼德暴戾無情,華倫蒂又過於溫柔,國際艦隊認為他們不能在軍事方面成才,因此特地準許安德的父母生下第三個孩子,即安德。

安德也是個神童,很早就表露出他的天才和智慧。他自小就受到哥哥的欺負和折磨,姐姐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安德。同時由於安德才智出眾,因此國際艦隊,特別是戰鬥學校的校長,安德的秘密指導者希倫·格拉夫上校,相信他是人類的最後希望,在他六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戰鬥學校。

創作背景

卡德生於華盛頓州里奇蘭,在猶他州長大,分別在楊百翰大學和猶他大學取得學位,當前定居於北卡羅來納州。卡德堅信小說具有教化意義,應該向讀者傳遞積極上進的信息。“安德”系列小說便充分反映出作者的這種觀念。這個系列還包括《安德的影子》《霸主的影子》等。

奧森·斯科特·卡德是一個深受讀者歡迎的科幻作家,同時也深得各類評獎委員會的青睞。從1977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開始,在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僅雨果獎和星雲獎他就獲得了24次提名,並有5次最終捧得了獎盃。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坎貝爾獎和世界幻想文學獎。

卡德熱衷於描寫少年天才,而在一定程度上,那些虛構的人物也是他自己的影子。安德、納菲……他們在卡德想像的世界中建立奇勳,而卡德自己則在對承載他們的世界的建構中創造奇蹟。處女作短篇版《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1977)不僅使卡德獲得了雨果獎提名,更為他贏得了坎貝爾獎的最佳新作者獎——除了卡德,似乎再沒有誰獲過如此殊榮;而短短數年之後,卡德的長篇版《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1985)和緊隨其後的續集《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便連續兩年包攬了“雨果”、“星雲”這兩大世界級科幻獎,創造了科幻史上的一個空前絕後的奇蹟。

在長篇版《安德的遊戲》之前,卡德出版了七部長篇小說,但他在那一階段的榮譽卻來自於短篇創作。從1977年到1985年,卡德共有五個短篇獲得了雨果獎或星雲獎提名。

1985年是卡德作家生涯的重大轉折點。憑藉《安德的遊戲》,卡德一舉成名,從此躋身於一流長篇科幻小說作家的行列。

卡德是個精明的作家,從不浪費任何有價值的科幻點子。他擅長將一本小說作為一個想像世界的基礎,從而去創作更多的關於這個世界的傳奇故事,這種狡猾的作法加上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卡德的世界呈現出立體的真實質感。在迄今為止卡德出版的45本長篇小說中,屬於系列小說的就有29部之多。

顯然,以《安德的遊戲》為龍頭的“安德系列”是卡德最重要、同時也是部頭最多的系列小說。除了前面提到的兩部外,這個系列當前已經發展成為包括《外星屠異》(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和《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在內的七部曲,而它的第八部作品也即將於今年年底面市。

卡德已經開創了七個系列,其中“安德”系列是最有潛力的一個,我們如今仍看不到它終結的跡象。而在他已經結束的系列中,由《地球的回憶》(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的呼喚》(The Call of Earth,1993)、《地球飛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失控的地球》(Earthfall,1995)和《地球的新生》(Earthborn,1995)構成的“回家”五部曲是卡德最受歡迎的系列小說。這個系列的前三部故事都發生在一顆名為河蟹的殖民地星球上,而地球早已毀於四千萬年前的一場核戰。一台名為“超靈”的超級計算機中止了人類的進化,控制著河蟹星的一切,但千萬年的光陰已經將這個旨在引導人們遠離戰爭的超級計算機推到了“生命”的終點。“臨終”前,“超靈”召集組建了一個由少年納菲等人組成的、結構類似於家庭的組織,他們被賦予超能力,重返地球。這個系列的後兩部順理成章地從外層空間轉回了地球。從宇宙歸來的人類後裔驚訝地發現,原生地球人已經分化成了飛人、樹人和地人;同時,擁有超能力的納菲和他的哥哥艾爾馬克的衝突也最終達到頂點。

卡德如今的獨立長篇也很出色,例如《歷史記錄:哥倫布的救贖》(Pastwatch: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就讓人浮想聯翩,小說中,時間旅行者試圖阻止哥倫布發現美洲——至少阻止哥倫布在發現美洲後回到歐洲。

作品設定

戰鬥學校

安德的遊戲 安德的遊戲

在戰鬥學校里,安德不但要學習在由學生組成的軍隊里進行模擬戰鬥,同時也要面對其他學生的妒忌、陷害以及各種其他爾虞我詐的行為。因為他在戰略和領導力上的不世天才,也因為他的教師希望嚴格地測試他,他在戰鬥學校的進階速度比其他學生要快得多。

安德首先進入的是新生訓練,在這期間,他結識了阿萊,是他後來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後來,校方提前結束了安德的新生訓練,讓他參加了名為火蜥蜴的戰隊,隊長是心胸狹隘,頗有暴力傾向的邦佐·馬利德,不斷地欺負安德年幼,對他進行排擠,不讓他參加訓練或者戰鬥,幸虧火蜥蜴隊有同樣受波讓排擠的女神槍手佩查·阿卡利照顧他。在一次戰鬥中,安德違反了隊長邦佐·馬利德的不得開火的指令,使火蜥蜴反敗為勝,結果邦佐不但向安德大打出手,而且把安德交易到野鼠戰隊。

在野鼠戰隊,安德結識了丁·米克。在和丁·米克的談話中,丁·米克向安德坦言,他認為蟲族的威脅其實並不存在,國際艦隊為了保住政治權力才設立了戰鬥學校,而戰鬥學校中的兒童被剝奪了他們正常的童年,成為了政治鬥爭中無謂的犧牲品。雖然安德不同意丁·米克的論點(事實後來也證明丁·米克的論點是錯誤的),但是安德也因此學會了不輕易相信他人的言行。

後來安德又轉到佩查·阿卡利的鳳凰戰隊,並且進步奇快,不久便成為全校的最佳戰士。同時,戰鬥學校的網路中運行的心理遊戲也對安德進行了心理訓練。這個遊戲程式在某種程度上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但是同時也被憤世嫉俗但是好心的格拉夫校長操控。

因為安德的快速學習速度,校方將他提前提升為新組建的飛龍戰隊的指揮官(在平行作品《安德的影子》中,戰隊成員是安德的遊戲系列的另一個主要角色比恩選擇的)。飛龍戰隊本來是由一群新手所組成,但在安德的帶領,五名分隊長(韓楚、瘋子湯姆、弗拉德、莫洛、達坡)的輔佐,和隊中奇異天才比恩的協助下,飛龍戰隊迅速成為百戰無一敗的超級戰隊,讓所有學生刮目相看,但同時也招來了怨恨和妒嫉。

安德原先的第一個隊長,邦佐·馬利德因為嫉妒安德的能力,而試圖謀殺安德(在平行作品《安德的影子》中,可以看到一些其他角色在此事件中的作用),但是結果是安德為了自衛,殺死了馬利德。安德因此經歷了一次心理崩潰,但是在他的姐姐瓦倫蒂·維京的幫助下走出了陰影。

指揮學校

在幾個月的法庭審理之後,安德被提前6年提升到高級指揮學校,跳過了戰術學校和初級指揮學校的學習,開始在電腦上進行和蟲族的模擬戰爭遊戲,同時安德在 學校的一些好友(如比恩、阿萊、佩查、丁·米克、以及飛龍戰隊的五名分隊長)也派來作安德的屬下。國際艦隊更事先將前一次戰爭的英雄馬澤·雷漢送上近光速旅行,延長生命,使他可以成為安德的教官。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擬指揮訓練中,安德和其他的天才兒童們雖然戰無不勝,但是由於訓練嚴格,以及噩夢造成的睡眠不足,使得安德在最後的考試中使用了超級的戰術武器:設備醫生。設備醫生一旦使用,便會使任何物體化為灰燼,安德為了攻擊敵人的要害,竟然用設備醫生把敵人的主星球毀滅。

但是安德不知道的是,其實他所指揮的並非模擬考試。在最後一段訓練中,安德實際上在通過超光速的安塞波通訊來指揮真實的戰鬥,他和其他孩子在“訓練”中的勝利其實是人類艦隊對蟲族艦隊的勝利。而在最後的“考試”實際上是人蟲之間的決戰,安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蟲族的母星和所有的蟲族女王完全毀滅。在戰鬥後,安德才發現他始終被國際艦隊利用,最終竟然滅絕了整個蟲族,年僅11歲的他也成為了亘古未有的大屠殺者,因此陷入又一次心理崩潰。

戰後

在蟲族的威脅消失後,地球上的列強馬上爆發了內戰。雖然戰爭只持續了5天,但是人類回歸列強爭霸的形勢已成定局。安德此時不但具有非凡的戰爭天才,而且他也成為全人類的英雄,極易被政治力量利用。因此,他被禁止返回地球,而和他的姐姐瓦倫蒂·維京等送上了人類的第一個殖民艦隊,去開發蟲族滅亡後所遺留的星球。他之後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政府長官。

死者代言人之旅

死者代言人之旅

安德的聲名被迅速忘懷,但是他仍舊在殖民地受到尊敬。在前往殖民地的路上,他就已經發現有一些蟲族使用了通心術和他交流,這也是他在高級指揮學校的噩夢的來源。通過蟲族建造的和戰鬥學校的心理遊戲程式關聯的網路,安德了解到蟲族之戰起源於雙方的誤解和溝通困難,以及蟲族仍有最後一個女王存活了下來。在發表了蟲族之戰的記述《蟲族女王》之後,安德帶上了在繭中沉睡的女王,和姐姐瓦倫蒂·維京踏上了尋找適合蟲族復興的星球的旅程。

安德和瓦倫蒂的旅程在《死者代言人》等書中續有論述,而安德的哥哥彼得,以及安德的戰友們後來在地球上的事跡則在《影子傀儡》等書中續有論述。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多餘的孩子

第二章 彼得

第三章 艦隊里來的格拉夫上校

第四章 進入太空

第五章 戰鬥學校的第一天

第六章 巨人的飲料

第七章 火蜥蜴戰隊

第八章 野鼠戰隊

第九章 洛克與德摩斯梯尼

第二部分

第十章 飛龍戰隊

第十一章 所向披靡

第十二章 邦佐的陰謀

第十三章 與華倫蒂的重逢

第十四章 最後的戰役

第十五章 尾聲——死者的代言人(終)

作品相關

編輯推薦

美國科幻名著 “雨果獎”“ 星雲獎”雙料大獎作品,其續集《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發表於次年,也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這使卡德成為唯一一個曾連續兩年獲得星雲獎最佳長篇的作家。

原《科幻世界》社長兼總編、著名作家阿來作序推薦

《快樂星球》製作人、科幻作家楊鵬:雖然我無數次向別人推薦這本書,但是,我還是想再向你推薦一次。將來,我還要向其他人推薦N次。

相關作品

【Ender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已出版或將出版的的有】

全12部書名如下:·

《安德系列1:安德的遊戲》(Ender's Saga 1: Ender's Game)1985·

《安德系列2:死者代言人》(Ender's Saga 2: Speaker for the Dead)1986·

安德的遊戲[1985年奧森·斯科特·卡德編著科幻小說] 安德的遊戲[1985年奧森·斯科特·卡德編著科幻小說]

《安德系列3:外星屠異》(Ender's Saga 3: Xenocide)1991·

《安德系列4:精神之子》(Ender's Saga 4: Children of the Mind)1996·

《安德系列5:安德的影子》(Ender's Saga 5: Ender's Shadow)1999·

《安德系列6:霸主的影子》(Ender's Saga 6: Shadow of the Hegemon)2000·

《安德系列7:影子傀儡》(Ender's Saga 7: Shadow Puppets)2002·

《安德系列8:巨人的影子》(Ender's Saga 8: Shadow of the Giant)2004·

《安德系列9:戰爭的禮物》(Ender's Saga 9: A War of Gifts)2007·

《安德系列10:安德的流亡》(Ender's Saga 10: Ender in Exile: Ganges)2008

《安德系列11:飛行中的陰影》(Ender's Saga 11: Shadows in Flight)2012

《安德系列12:陰影活著》(Ender's Saga 12:Shadows Alive)即將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