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臣

1、諸侯對天子或大夫對諸侯的自稱。 2、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

詞語信息

【詞目】守臣
【拼音】shǒu chén
【注音】ㄕㄡˇ ㄔㄣˊ
【釋義】 
1、諸侯對天子或大夫對諸侯的自稱。
2、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

詳細解釋

1、諸侯對天子或大夫對諸侯的自稱。《禮記·玉藻》:“凡自稱,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左傳·宣公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告於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廟,敢告。’”
2、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 唐 權德輿 《哭劉四尚書》詩:“士友惜賢人,天朝喪守臣。” 宋 曾鞏 《明州擬辭高麗送遺狀》:“州郡當其道途所出,迎勞燕餞,所以宣達陛下寵錫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職分也。”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一日,幽王視朝,岐山守臣申奏:“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快雪堂帖》,即涿州馮氏本,鬻於閩中,守臣得之以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