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社區

學苑社區

學苑社區居委會隸屬宣威市宛水街道,地處城區,距街道所在地0.2公里,到宛水街道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東鄰宛水社區,南鄰新南社區,西鄰西河社區,北鄰雙龍街道雙龍社區。轄菜園、上城腳等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47戶,有鄉村人口4607人,其中農業人口1523人勞動力8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36人。

村情概況

居委會隸屬宣威市宛水街道,地處城區,距街道所在地0.2公里,到宛水街道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東鄰宛水社區,南鄰新南社區,西鄰西河社區,北鄰雙龍街道雙龍社區。轄菜園、上城腳等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47戶,有鄉村人口4607人,其中農業人口1523人勞動力8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36人。 居委會國土面積1.43平方公里,海拔1960米,年平均氣溫 14.1 ℃,年降水量881毫米,適合種植玉米、蔬菜、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481.9畝,人均耕地0.7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4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為主。

(圖)村容村貌村容村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81.9畝(其中:田150畝,地 1331.9 畝),人均耕地0.7畝,主要種植玉米、土豆、水稻、蔬菜等作物。

(圖)水田水田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路、通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447戶通自來水。有447戶通電,有44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 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24戶(分別占總數的95.08%和94.85%)。 該村到宛水街道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拖拉機1輛,機車3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81.9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81.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7畝。

到2007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60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圖)通電通電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6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2萬元,占總收入的26.73%;畜牧業收入 150萬元,占總收入的8.4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0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547萬元,占總收入的32.4%;工資性收入556萬元,占總收入的32.4%。農民人均純收入3542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0人(占勞動力的18.18%),在省內務工149人,到省外務工 11人。

(圖) 種植業種植業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市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1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7.91%。

(圖)服裝產業服裝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07人,在校學生230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20人,其中小學生230人,中學生69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圖)三小三小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勞動技能單一,需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450人。農田水利設施滯後,需建150畝水澆地或修建灌溉主溝渠750米。田間道路不暢,需建機耕道3公里。無自己的辦公場地。城中村現象突出,需進行改造。 10、發展蔬菜種植 畝,發展經果林 畝,發展生豬養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勞務經濟。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本轄區菜園裡建一個集商住一體化的商貿城,積極推動舊城改造工程,改善居住環境,發展蔬菜種植180畝,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居民收入。

(圖)開發建設商住一體化推動經濟發展開發建設商住一體化推動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