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線

一般常以廠前站作為學甲線與布袋線分歧的起點[3],但其實廠前站到果毅後旗站為柳營線,果毅後旗站以南才為嚴格意義上的學甲線[1][2]。 而學甲線有部分路段與南北平行預備線重合,也有一部分與觀光列車八翁線重合[1][2]。 1],除了是學甲、隆田營運線的短暫復駛外,也是勝利號客車自1997年復出後的再次行駛[2]。

學甲線是台灣糖業鐵路的路線之一,與布袋線一樣是新營糖廠的鐵道路線,而該路線始於1942年,最初稱為“下營莊線”,後來路線延伸到學甲後始改為今名,1979年時與布袋線一同停運,全長有18.9公里[1][2]。一般常以廠前站作為學甲線與布袋線分歧的起點[3],但其實廠前站到果毅後旗站為柳營線,果毅後旗站以南才為嚴格意義上的學甲線[1][2]。而學甲線有部分路段與南北平行預備線重合,也有一部分與觀光列車八翁線重合[1][2]。
而在廢止客運之後,1998年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為慶祝糖鐵通行九十周年,曾商請新營總廠協助辦理“勝利號之旅”活動[注1],除了是學甲、隆田營運線的短暫復駛外,也是勝利號客車自1997年復出後的再次行駛[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