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指的是對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設計理念包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以及教學構想的分析。

班級現狀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從上學期的各方面情況來看,本班總體還是不錯的——班風積極健康向上,學生思維較活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學生已經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不排除少數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應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引導個別學生有明顯進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乾力所能及的事,並做好組織引導工作,最大限度的營造一個團結、積極、先進的班集體。

二、目標:

1.進一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2.鞏固良好班風,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級各方力量,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3.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學習興趣,明確學習重要性,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4.與學生融洽相處,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係。

三、具體措施

(一)思想教育:

1.針對學生的實際行為強調文明禮貌,加強《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常規教育。

2.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及時了解班級情況,做好班幹部的培養工作。

3.多多了解關心學生,努力開導學生,盡力做好“心理專家”和“引導者”。 適時開展青春期心理專題班會。

(二)常規工作:

1.適當調整班幹部組織,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班幹部會議 。鼓勵班幹部積極主動並創造性地處理班內事務,培養工作能力。

2.每半個月換一次座位。

3.認真做好值日工作。

4.出好黑板報 。

5.出操做到快、靜、齊。

6.星期一總結,星期二寫字,星期三唱歌,星期四讀報,一切按照學校的安排進行。

(三)學風建設:

1.加強與各任課老師的聯繫,抓好各門學科的聯繫工作。

2.繼續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發揮家長的主導作用,積極配合。

3.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知識競賽、綜合性活動比賽、辯論會等。

4.加強作業的自主管理,切實提高作業的質量,特別是雙休日的作業質量。

(四)與家長保持正常、經常化的溝通,力爭家長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學生。重視家長會的作用,重視做好家訪工作,繼續進行家校聯繫單的方式密切與家長的聯繫,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情況,同時也向家長了解學生的校外活動,使家長與教師共同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

原因分析

(1)成績較好,我個人認為是暫時現象。本班師資力量比較雄厚,這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家長非常重視,非常配合。這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基礎。

(3)學生方面,班級里的優等生學習非常自覺認真,在班級里起了引領與帶頭作用,比學習,比進步蔚然成風。

(4)由於班級里差生面比較大,這批學生從國小開始,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到教室後不能,並且不懂學習,作業不能獨立完成。這樣相對來說也拖了班級的後腿。

改進措施

1、 多關注優等生,讓他們一定要保持穩定。多鼓勵中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他們與優等生逐一雌雄。多幫助下游生!努力使兩極分化最小化!

2、一如既往抓學風。要做到勤說(每天每時常提醒)、勤問(每天能夠與個別學生進行交流)、勤查(每天檢查各科作業的完成情況),加大管理力度,讓學生能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

3、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闡明各校之間競爭的嚴峻形勢,讓學生有憂患意識,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 多與各科教師聯繫,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接受科任老師的建議。多與家長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學生學習,使其進步。

5、 繼續進行“一幫一”互助學習幫教活動,讓優生帶動差生學習,共同取得進步。

6、 學生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對自己的學習提出具體的要求。

7、 舉行一次學法交流會,促成每個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良好學習方法。

對任課教師的建議

1、 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後續學習前提條件,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就會給以後的教學帶很大的隱患,縮小差生面,杜絕出現低分。

2、 共同關注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