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峰

孫月峰

萬曆三十二年十月,孫月峰任南京右都御史,進兵部尚書,並加太子太保,參贊機務。 孫月峰提出“用重典治之”,結果“邏卒四出,民大驚擾”。 孫月峰用其畢生精力,批註百家,自成一言。

孫月峰(1543~1613),名鑛,字文融,號月峰。以號行。餘姚橫河
鎮孫家境村(今屬慈谿市)人。祖父孫燧。
孫月峰是個博學多智、才氣橫溢之人。萬曆二年(1574年),他考得會試第一名(會元),授兵部主事,不久改為吏部文選郎中。在考核官員時,能按規則辦事,聲望漸高。萬曆十九年後改任左僉都御史、山東巡撫、刑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等職。萬曆二十二年,總督遼薊軍務,兼經略朝鮮。當時日本發動侵朝戰爭,且意在進一步入侵中國。經中朝軍隊聯手打擊,日軍敗退,提出講和條件,以至明朝內部引起一場“封、貢”之議,而日方無意求封,要求得貢。孫月峰一面受命遣部下與日軍統帥談判,一面向朝廷上疏,提出日軍要求和談是一陰謀,我方應增募水陸諸軍應戰。果然和談破裂,日軍再度大舉入侵,後被中朝軍隊趕出朝鮮。
萬曆三十二年十月,孫月峰任南京右都御史,進兵部尚書,並加太子太保,參贊機務。
萬曆後期“政事廢弛,公私凋零”,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冬,河南發生白蓮教起義。孫月峰提出“用重典治之”,結果“邏卒四出,民大驚擾”。為此,遭到兩京給事中彈劾。孫月峰於是“三疏求去”,於萬曆三十七年致仕還鄉,“布衣疏食恬然自得”。萬曆四十一年卒,享年70。
孫月峰不僅在政治上有才幹,更是一位精通經史、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的才子。
他與山陰張元忭合纂〔萬曆〕《紹興府志》50卷,一年即成。趙錦在《序》中稱此志“其事具,其言核,統之有宗,而析之不紊。詳哉旨乎其言之矣。旁諏而博考,酌古而準今,發前所未用,補前所未備,其用心亦勤且精矣”。他的藝術評論著作《書畫跋跋》六卷收入《四庫全書》,《四庫總目》稱該書“所論時有精理”、“亦賞鑒家所當取證”,故歷為書畫家推重。
孫月峰在《坡仙食飲錄》記載說,“密雲龍”之味極為甘馨,蘇軾對此奉為至寶。而蘇軾以密雲龍來招待至親貴賓。這也證實了蘇軾對密雲龍的珍視。並且《評點柳柳州集》卷四十三中說:此詩“是神來之筆,句句險絕,煉得渾然無痕。後兩句尤妙,意竭中復出餘波,含景無窮”。而蘇軾對這兩句大不以為然,他批評說:“其尾兩句,雖不必亦可。”後人多贊成蘇軾的說法。而月峰先生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孫月峰用其畢生精力,批註百家,自成一言。如《評史記》、《評史書》、《評韓非子》、《評公羊傳》、《評經》、《今文選》及《朱訂西廂記》等,均產生過很大影響,並有《孫月峰全集》12捲風行一時,並且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