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詩性

孤獨的詩性

《孤獨的詩性》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沒有誰比沈從文對本民族的文化擁有更多的信心,他是現代文學史上極少的試圖通過激活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子,來重建民族文化的作家。沒有誰比沈從文更集中、更專注地在作品中營造本民族的道德美、人性美和自然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沒有誰比沈從文更堅定地遵循中國文人最傳統的價值觀和人生方式,中國傳統文人的“達”與“弱”在他身上有著最典型的體現,當然,作為小說家也沒有誰比沈從文更忠誠地使用、更新和發展著中國本土的藝術表現手法,把中國最傳統的藝術技巧和表達智慧融進小說。在他的小說中蘊含著最精美的中國詩畫的藝術精華,展現著最典型的中國韻味與情致。

作者簡介

杜素娟,女,1969年出生於山東。199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沈從文與(大公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煙雨愁人:瓊瑤傳》(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另有多篇論文見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小說評論》等刊物。

圖書目錄

引言

上編 淡泊與焦慮:論沈從文的精神個性

第一章 傳統精神的承接與吸收

第一節 自由的承接方式

第二節 儒道人格風範的傳奇闡釋

第三節 傳統文人才隋的延續與發展

第二章 時代精神的個性演繹

第一節 並不超然的時代焦慮者

第二節 時代關懷的文化立場

第三節 對“五四”文化重建思路的再思考

第四節 本土認同的文化重建構想

第三章 立場·孤獨·生命

第一節 “鄉下人”的意味

第二節 與新月派、京派的異同

第三節 與鄉土文學派的比較

中編 感性與詩性:論沈從文的藝術個性

第四章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詩性思維

第一節 獨特的空間意識

第二節 獨特的時間意識

第五章 在“常”與“變”之間:詩性敘事

第一節 敘事之“常”

第二節 敘事之“變”

第六章 在有言與無言之間:詩性語言

第一節 空白傳意

第二節 意象傳意

第三節 意境傳意

第四節 象徵、歌謠及其他

下編 務實與務虛:論沈從文小說創作的發展與變化

第七章 感覺的碎片

第一節 都市感覺:孤獨、荒誕和空虛

第二節 鄉村感覺:親情、詩意和童趣

第八章 文化的理想

第一節 都市象徵:文化的弊病

第二節 鄉村象徵:文化的理想

第九章 哲學的困惑

第一節 現代·傳統·鄉村

第二節 苦悶·彷徨·獨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