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聞聽晉國大將欒盈來投,齊莊公大喜,準備親自迎接。 齊大夫崔杼,本為“溫車之變”的策劃者之一,有擁戴齊莊公之功。 且說齊莊公率大軍前進,聞報杞梁戰死,大怒攻城。

碧奴-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作者 : 蘇童
ISBN : 7536672950
頁數 : 220
開本 : 大16開
封面形式 : 簡裝本
出版社 : 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
出版日期 : 2006-9-1
定價 : 25 元

碧奴-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特色及評論  

“重述神話”由英國坎農格特出版公司發起,全球包括英、美、中、法、德、日、韓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出版社參與的全球首個跨國出版合作項目。歐洲媒體將其稱之為“國際出版界的一大奇蹟。”
到目前為止,已加盟的叢書作者包括諾貝爾獎、布克獎獲得者及暢銷書作家,如大江健三郎、瑪格麗特·阿特伍德、齊諾瓦·阿切比、若澤·薩拉馬戈、托妮·莫里森、翁貝托·艾科、中國作家蘇童等。
重慶出版社是“重述神話”項目在中國大陸的惟一參與機構。《碧奴——關於孟姜女的傳說》即為中國著名作家蘇童所書寫的“重述神話——中國篇”。此外,中國著名作家李銳、葉兆言也已加入“重述神話”的寫作,分別闡釋中國古代的不同神話。

 碧奴-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內容簡介  

“重述神話”由英國坎農格特出版公司發起,全球包括英、美、中、法、德、日、韓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出版社參與的全球首個跨國出版合作項目。歐洲媒體將其稱之為“國際出版界的一大奇蹟。”
到目前為止,已加盟的叢書作者包括諾貝爾獎、布克獎獲得者及暢銷書作家,如大江健三郎、瑪格麗特·阿特伍德、齊諾瓦·阿切比、若澤·薩拉馬戈、托妮·莫里森、翁貝托·艾科、中國作家蘇童等。
重慶出版社是“重述神話”項目在中國大陸的惟一參與機構。《碧奴——關於孟姜女的傳說》即為中國著名作家蘇童所書寫的“重述神話——中國篇”。此外,中國著名作家李銳、葉兆言也已加入“重述神話”的寫作,分別闡釋中國古代的不同神話。

在古老的中國傳說中,孟姜女是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徒步千里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當時,皇帝為了阻止外敵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壯年去修建長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為丈夫送去冬衣禦寒。在得知丈夫已經埋骨於長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見上最後一面時,她放聲大哭,以至於天地變色、長城為之而崩塌。
在《碧奴》中,蘇童帶我們回到了遙遠的古代,以其豐富的想像力為我們重現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動魄的精彩場景——為了生存而練就九種哭法、送寒衣前為自己舉行葬禮、裝女巫嚇走頑童、被當作刺客示眾街頭、眾青蛙共赴長城……小說中,碧奴的堅韌與忠貞擊退了世俗的陰謀、人性的醜惡,這個在權勢壓迫下的底層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滄桑亂世中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的傳奇。

 碧奴-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文章節選  

故事發生在一個亂世的小山村里。國王的叔叔信桃君深得當地百姓的喜愛。在他去世的時候,當地有幾百村民哭紅了眼,為他送葬。這引起了國王的強烈不滿,他懷疑這些村民是藉此發泄對自己的不滿,於是,他將所有哭紅了眼的村民都殺掉了。這個可怕的災難使得當地人不敢再用眼睛哭泣,而學會了用頭髮、乳房來哭泣,碧奴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來到了我們的視線之中。

這就說到了桃村的碧奴。碧奴燦爛如花,一張清秀端莊的臉,眼淚注定會積聚在那雙烏黑的大眼睛裡,幸而她有一頭濃密的長髮,她母親活著的時候給女兒梳了個雙鳳鬟,教她把眼淚藏在頭髮里,可是母親死得早,傳授的秘方也就半途而廢,碧奴的少女時代是用頭髮哭泣的,可是哭得不加掩飾,她的頭髮整天濕漉漉的,雙鳳鬟也梳得七扭八歪,走過別人面前時,人們覺得是一朵雨雲從身前過去了,一些水珠子會隨風飄到別人的臉上,誰都知道那是碧奴的淚,他們厭煩地撣去臉上的水珠,說,碧奴哪來這么多的淚?誰都在受苦,就她流那么多淚,淚從頭髮里出來,頭髮天天又酸又臭的,怎么也梳不好的,看她以後怎么找得到好夫家!

說碧奴的淚比別人多,那是偏見,可桃村那么多女孩,碧奴的哭泣方法確實是有點愚笨,她不如別的女孩聰明,也就學不會更聰明的哭泣方法,所以別的女孩子後來嫁了商人、地主,再不濟也嫁了木工或鐵匠,只有碧奴嫁了孤兒豈梁,得到的所有財產就是豈梁這個人,還有九棵桑樹……
 

 碧奴-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相關資料  

蘇童自評

我去過長城,也到過孟姜女廟,但我沒見過孟姜女。誰見過她呢?在小說中,我試圖遞給那女子一根繩子,讓那繩子穿越二千年時空,讓那女子牽著我走,我和她一樣,我也要到長城去———蘇 童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孟姜女,我對孟姜女的認識其實也是對一個性別的認識,對一顆純樸的心的認識,對一種久違的情感的認識,我對孟姜女命運的認識其實是對苦難和生存的認識,孟姜女的故事是傳奇,但也許那不是一個底層女子的傳奇,是屬於一個階級的傳奇———蘇 童

----------------------------------------------

蘇童講述快樂孟姜女

書評人:趙明宇

全球出版項目“重述神話”中惟一一本來自中國的圖書——作家蘇童重述“孟姜女哭長城”的作品《碧奴》下月將問世。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5個國家和地區買下這本書的著作權,如果在全球銷量好,將會有更多中國作家加盟這一出版項目。

16個國家地區將發行

重慶出版社是“重述神話”項目在中國大陸的惟一參與機構。據該社企劃人員陳乾坤透露,即將出版的《碧奴——關於孟姜女的傳說》受到活動組委會的關注,目前已有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義大利等15個國家和地區購買了該書的著作權,還有更多的國家也在關注著這本書。

8月底,重慶出版社將為該書在北京舉行盛大的全球首發儀式,算上中國,屆時至少有16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一起分享中國傳說帶給讀者的閱讀樂趣。

講述樂觀的“孟姜女”

“(桃村的)碧奴燦爛如花,一張清秀端莊的臉,眼淚注定會積聚在那雙烏黑的大眼睛裡。幸而她有一頭濃密的長髮,她母親活著的時候給女兒梳了個雙鳳鬟,教她把眼淚藏在頭髮里……”這就是小說《碧奴》的開始,蘇童自認為這部作品是他最好的長篇小說。

在小說中,蘇童將主人公的名字由孟姜女改為碧奴,之所以這樣處理,他表示,孟姜女本來就不是一個名字,大約是姜家大閨女的意思。“我得給我的女主角取個名字,不希望通篇充斥大眾符號。而‘碧奴’這個名字,我覺得很漂亮,很美。”他強調說,自己在創作中,沒有顛覆孟姜女的故事道理的。“我的所謂‘重述’是再來一次民間創造,無從顛覆,也不需要顛覆。”

在該書的前言中,蘇童這樣闡釋了自己對“孟姜女哭長城”的理解。“在故事裡,一個女子的眼淚最後哭倒了長城,與其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如說是一個樂觀的故事。與其說是一個女子以眼淚結束了她漫長的尋夫之旅,不如說她用眼淚解決了一個巨大的人的困境。”

 碧奴-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作者介紹  

蘇童,男,1963年生。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妻妾成群》、《傷心的舞蹈》、《婦女樂園》、《紅粉》等,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則天》、《城北地帶》等。小說《米》《紅粉》先後被搬上銀幕,《妻妾成群》被張藝謀改編成《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婦女生活》改編為電影《茉莉花開》後,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獎。現任江蘇作協副主席,為中國當代文學先鋒代表作家之一,多部作品翻譯成英、法、德、意等各多種文字。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忠勇千秋想杞梁,頹城哀怨說孟姜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可謂源遠流長,民間傳說一代代將這個動人的故事告訴國人,孟姜女對愛情的堅貞不屈與秦始皇的殘暴凶虐(這一點就見仁見智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其實孟姜其人乃春秋時齊國人,與秦始皇相隔數百年,怎能哭倒未來的長城?不過她的故事也不完全屬於虛構,只不過沒有那么淒涼,相反還具有明顯的“女強人氣質”。
事情還需要從頭說起。

欒盈之亂
春秋中期,周王室日趨衰微,而列國爭雄之勢隨著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四位“伯主”(即周王賜予號令諸國的名號,齊桓公、晉文公皆為周王室正式賜封;秦穆公是為西戎、關中各國擁戴;楚莊王則為事實上的霸主)的先後離世而愈演愈烈,同時又缺乏類似上述四位為眾所欽服的雄主,戰爭的頻度和烈度都漸漸上揚。
周靈王十八年(公元前五五五年)五月,齊靈公因荒淫亂政,人心離散,朝臣密謀引世子光繼位,乃有“溫車之變”,甲士齊聚,先殺太傅高厚、又殺中大夫戎子、公子牙。齊靈公聞變大驚,嘔血而亡。世子光繼位,即齊莊公。
晉國與齊結怨多年,聞訊則欲趁機攻齊,晉上卿(職比丞相)范丐以為“伐喪不仁”,勸告晉平公班師。齊大夫晏嬰(就是後來策劃“二桃殺三士”之人)亦勸齊莊公與晉結好,齊莊公從之。兩國遂暫無事。
數年後,晉下軍副將(類似今天的陸海空三軍副司令員)欒盈的母親難耐寡居生活,趁兒子出外作戰之機與大臣州賓私通,欒盈得知後羞怒不已,又礙母親臉面,乃痛責守門吏,嚴禁外人出入。其母擔心兒子翻臉,竟與姦夫商議,散布欒盈謀反的訊息。晉平公信以為真,準備治欒盈罪。(為何從古到今“反間計”都如此容易成功?)欒盈聞訊,攜家臣數人外逃齊國。
卻說齊莊公雖與晉結好,終不欲居人之下,乃張榜求賢,得勇士九人,皆能力舉千斤(有些令人難以置信,也許與古時度量衡不同有關,在此不妄作揣測。)、箭射七札(即箭可以射穿疊在一起的七件薄甲),齊莊公號為“勇爵”,祿比大夫。
聞聽晉國大將欒盈來投,齊莊公大喜,準備親自迎接。晏嬰勸阻道:“我們與晉國新盟,接納其叛臣,如果晉國責問,我們何以答之?” 齊莊公笑道:“齊晉皆為當世大國,昔日結盟乃緩一時之急,兩國終要分出高下。”(頗有“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意思。)乃迎欒盈入朝。
欒盈拜見齊莊公,痛訴其冤屈,齊莊公當下放出話來,必使欒盈復還晉國、報仇雪恨。
欒盈所隨家臣中有勇將三人:督戎、州綽、邢堋,齊莊公愛才,將州綽、邢堋從欒盈手下要來,列為勇爵之末。齊莊公乃與眾將時時歡聚,厲兵秣馬,準備伐晉。誰知勇爵舊將與州綽、邢堋始終不和,為以後種下禍患。
齊大夫崔杼,本為“溫車之變”的策劃者之一,有擁戴齊莊公之功。齊莊公某日在崔杼家中飲酒,見其妻東郭氏,色心頓起,乃密與東郭氏私合。崔杼後來覺察,盤問其妻得以確認,雖未作何表示,也待其妻如往常一樣,但已生弒君之心。
周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齊莊公設謀,以欒盈密赴晉舊都曲沃,使其以曲沃為根據地,偷襲晉國心臟地帶。齊莊公將這個想法與崔杼商議,(這真是生病人同鬼商量了。)崔杼正愁沒有辦法整死這個給自己戴“綠帽子”的國君,立刻想出一個置齊莊公於死地的辦法。
崔杼告訴齊莊公說:“欒盈起兵固然使晉猝不及防,但後繼無援,未必一戰成功。主公可由濮陽北進,兩路夾攻,可穩操勝券。”
崔杼的目的就是讓齊莊公親自參戰,勝則自己籌劃有功,敗則結怨於晉,甚至於一命嗚呼,居心不可謂不毒。(不過他也值得同情,哪個男人能忍這種窩囊呢?)齊莊公信以為真,完全採納了崔杼的建議。
不久,齊莊公派欒盈及部分親兵秘密潛入曲沃,勇將督戎隨行。州綽、邢堋二將也欲隨同前往,齊莊公擔心二人歸晉不返,乃阻之,另遣“勇爵”殖綽、郭最前往助戰。(失敗的陰影就此出現。)
欒盈來到曲沃後,立即夜訪守城晉將胥午。胥午本是欒氏部屬,極為同情欒盈的遭遇,當即慨然應允隨其起事。欒盈當即盡起城中欒氏宗族,以督戎為先鋒,帥兵車二百餘乘,由曲沃殺奔晉都絳城。

絳城大戰
自曲沃至絳城不過六十餘里,欒軍一夜即到,迅速通過絳城南門,守軍毫無防備,督戎當先入城。
晉上軍元帥趙武於家中得報,知城已不保,急告晉平公入“固宮”避難,(“固宮”即晉之別宮,乃先王專為突發事件而建,堅固異常,此時派上了用場。)自己急召各軍將士至宮前準備迎戰。
欒盈得報,乃令督戎分兵一半攻固宮南門,自己與殖綽、郭最引兵攻固宮北門。
督戎手提雙戟,(似乎持戟者非勇將不可,呂布如此,典韋亦如此。)帥兵殺往南門,驅車在門外縱橫來去,殺氣騰騰。晉軍素聞督戎威名,見其勇猛無敵,無不畏懼。趙武也不由嘆羨不已,不料部下大將解雍、解肅兄弟不服,請命出戰。
解雍、解肅剛至護城河邊,督戎將雙戟按地,一躍而過河,(頗有布勃卡的風采)早將解雍的駕馬打倒,解肅急忙來救,督戎雙戟霍霍,早將解雍刺倒,解肅也帶傷逃回。晉軍將士見素有勇名的解家兄弟如此不堪一擊,更是人人落膽
趙武思之再三,召來老將牟登及其子牟剛、牟勁(皆為晉宮侍衛,素以武藝高強著稱。),以牟氏兄弟及解肅共同出戰。
次日清早,三將出陣,直奔督戎。督戎也不答話,將雙戟舞動如雨,大戰起來。未幾,督戎擊斷牟勁車軸,將其顛下地來,復一戟殺之。牟剛狂怒上前,怎耐實力差距,毫無辦法。解肅已是敗將,見此情景早已無心戀戰,虛晃一刀往後就跑。陣後的牟登見勢不好,急忙接應牟剛、解肅退回關內。督戎隨後趕來,城頭箭落如雨,督戎雙戟舞動,絲毫無損,全身而退,晉軍將士無不嘆服。
趙武見連連敗陣,心裡極為焦急,遣人往報上卿范丐(就是欒盈母親之父,即欒盈外公,也就是前文所說“伐喪不義”的仁兄,逼欒盈逃亡也有他的一份功勞。),范丐憂慮得茶飯不思。
要說真是天亡欒盈,范丐有一家僕斐豹,因連坐而為奴,系督戎舊識,知曉督戎有恃勇輕敵的弱點,請命對付督戎。
次日斐豹出戰,督戎見之大笑,毫不在意。兩人戰不數合,斐豹轉身逃往城西樹林,督戎緊緊追趕入林,(江湖常說“逢林莫入”,那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料斐豹早於林內設下機關,督戎雙腳被繩索套牢,斐豹輕易取下了督戎的人頭。(可嘆一代勇將,如此喪命。)
斐豹手舉督戎血淋淋的人頭走出樹林,欒軍見督戎竟然被殺,軍心大亂,頓時作鳥獸散。(古時兩軍對陣,將乃軍中之膽,所以常有大將失利,全軍崩潰之事,倒也不足為奇。)范丐見斐豹立此奇功,自然對其大加獎賞。
再說欒盈攻打北門,連獲督戎捷報,大喜之餘說道:“我如果有兩個督戎,還愁固宮不能攻破嗎?”豈不知,這句話使殖綽、郭最更加嫉恨交加。過了幾天,聞聽督戎被殺,南門兵敗,欒盈大驚,急請殖綽、郭最,商議決死一戰,強攻北門,以圖敗中求勝。殖綽、郭最笑道:“督戎尚且失利,何況我等無用之人,請將軍另請高明。” 欒盈毫無辦法。
入夜,趙武帥晉軍兩面合圍欒軍,欒軍大敗,軍士十死七八。欒盈死命衝出重圍,逃回曲沃。殖綽、郭最自知有罪,竟逃往衛國去了。
晉軍毫不放鬆,趕到曲沃,將城圍得水泄不通。圍困月余,城破,欒盈、胥午被擒,滿門抄斬。(可嘆欒盈終究難逃一死。)

杞梁陷陣
且說齊莊公打發欒盈走後,親自提兵攻入晉國,攻克朝歌,直抵太行山。齊莊公正準備商議進攻絳城的方案,欒盈的敗報已經傳來,齊莊公知道計謀已經失敗,乃命全軍撤退。
齊軍退至齊晉邊界,始終覺得不甘心,決定進攻呂國以泄憤。(呂國乃當世小國,在數年前曾隨同晉國作戰,攻打齊國,所以齊莊公欲除之,同時避免師出無功的尷尬。)當下屯兵邊境,準備進攻事宜。此時大將賈舉(也是“勇爵”中人)向齊莊公推薦臨淄人杞梁,稱讚其勇猛無敵,齊莊公立刻將其召至軍中。
正式出兵之日,齊莊公各賜“勇爵”眾將堅車五乘(即五輛新戰車。春秋時各國以車戰為主,步兵輔助,直到戰國中後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使騎兵開始登上中國戰爭史。),又賜杞梁堅車一乘。杞梁見齊莊公並未給予自己同“勇爵”一樣的待遇,心裡知道齊莊公並不十分信任自己,乃慨然請為先鋒。齊莊公問需要多少軍士,杞梁答道:“只需御者(即戰車駕駛員)一人。” 齊莊公驚訝之餘,也想看看杞梁是否如人所說的勇猛,就答應了。
次日,杞梁腳踏車在前,殺入呂境。正逢呂國國君帶領三百甲兵巡視。杞梁也不答話,驅車直取呂軍,左衝右突,當者必死,不一會呂軍就死傷近半,呂國國君大敗而走。
杞梁毫不遲延,令御者直衝城下。呂國國君令人掘下一條深溝,放起火來,使杞梁難以通過。此時御者將盾牌平放在溝上,自己伏在旁邊,讓杞梁駕車通過。杞梁過溝後,御者已經燒成焦炭。(春秋義士何其多也,可惜御者竟連姓名也未能留下。)杞梁跪拜御者屍首後,直奔城門。
呂國國君見此場景大為恐慌,當即在城門上高喊,願將舉國財富的一半送給杞梁,求其退走。杞梁大笑道:“不要用名利來侮辱我!”上前奪門。呂國國君讚嘆其勇而無私,極想收為己用,乃令甲士百人伏於城門後,開城詐降。
杞梁入城後,伏兵四起。杞梁毫不畏懼,單戟(又是一個用戟的豪傑!)突圍,又殺傷呂軍二十餘人。呂國國君見杞梁即將突圍,乃令亂箭齊發,杞梁身中數十箭,氣絕而亡。(可惜一員勇將,齊莊公不能用之。)
且說齊莊公率大軍前進,聞報杞梁戰死,大怒攻城。呂不能支撐,呂國國君請降。齊莊公餘怒未消,不準備同意請求。不料晉國召集宋、魯、衛、鄭等國,準備進攻齊國。齊莊公得此急信,乃許呂國之請,大索金銀財寶,以車載杞梁屍體,班師回齊。

孟姜哭夫
齊軍灰溜溜退回都城臨淄,齊莊公命人將杞梁葬於城郊。此時杞梁的妻子孟姜前來迎接丈夫的遺體,齊莊公就召見孟姜並準備在城郊舉行弔唁儀式
孟姜對齊莊公下拜後說道:“如果杞梁是有罪之人,就不勞煩國君弔唁於他了;如果杞梁無罪,按禮制就應該到我家進行弔唁;如果杞梁有功於國家,按禮制就應該到杞氏宗祠進行弔唁。城郊並非行禮之處,臣妾不敢接受國君的問候。”齊莊公大為慚愧,乃令奉杞梁靈柩入其宗祠,舉行盛大的弔唁儀式。
孟姜守著丈夫的靈柩,三日不吃不喝,撫棺痛哭,直至血淚交加。恰巧此時臨淄城南門崩壞下陷,人們都傳說是孟姜的貞節感動上天。(推測城門崩陷的原因,多半是年久失修,只不過符合了人們推崇善良的心理罷了。)
事情代代流傳,不知什麼原因演變成了秦人范杞梁修築長城,累死城下,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聞夫死而痛哭,長城為之崩塌的故事。不過孟姜的節操和美德,是經久不會改變的。

餘波未了
不久,黃河泛濫,晉國聯合攻齊的計畫擱淺,齊大夫崔杼極為失望,就決定自己尋找機會。崔杼假稱自己患重病,齊莊公乃往崔府約會其妻,崔杼關門打狗,殺死了齊莊公,另與其同黨迎立新君(即齊景公),自己把持了朝政大權。
崔杼見局勢已經被自己所掌握,乃令史官將齊莊公寫成患瘧疾病死。誰知太史伯直書“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光即齊莊公名)。” 崔杼大怒,殺之。伯有兄弟三人:仲、叔、季。崔杼又令仲再寫,仲還是寫出實情,崔杼又殺了;叔還是如此,崔杼再殺。最後崔杼讓季寫,威脅道:“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不怕死嗎?只要你照我說的去寫,我不但饒恕你,還賞你金銀。”季說道:“就算我不記載事實真相,你也不能掩蓋悠悠天下人之口,我不是不怕死,也不是不愛財,但書史為鑑,是史官的職責,我決不會改變。”崔杼毫無辦法,只得作罷。

一出轟轟烈烈的歷史活劇,就這樣拉下了帷幕。英雄與奸佞、志士與小人,無不在其中留下了鮮活的印記。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遐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