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待客

孟嘗君待客

《孟嘗君待客》選自《史記·孟嘗君列傳》,講述了孟嘗君的待客之道。據稱他有門客三千餘人,這些門客在他最需要時也確實幫過他,而且幫助很大,大到關乎身家性命與國家存亡。孟嘗君交友注重平等和寬容,而這次卻因為一個下人擋住了燈光而軟殺了一個太較真的門客,不過也因此贏得了更多的門客。

基本信息

原文

孟嘗君在薜,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

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客去,孟嘗君已使使存問,獻遺其親戚。孟嘗君待客夜食,有一人蔽大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

士以此多歸孟嘗君。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

譯文

孟嘗君待客孟嘗君待客
孟嘗君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孟嘗君。孟嘗君寧肯捨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嚮往。

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孟嘗君每當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后安排侍史,讓他記錄孟嘗君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裡撫慰問候,獻上禮物。

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

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願歸附孟嘗君。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賓客人人都認為孟嘗君與自己親近。

注釋

文:即孟嘗君,名田文,戰國著名四公子之一

亡:逃亡

歸:歸附

厚:優厚

使使:派遣使者

輟:停止

剄:用刀割脖子

厚:豐厚的

一:全部,都

等:同等,一樣

以:認為

輟:放下(扔下)

自剄:自殺

賞析

孟嘗君待客孟嘗君待客
抓住人物生活經歷中的典型事件來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發展。

孟嘗君結交的那些朋友具有廣泛性、包容性。

如《馮諼客孟嘗君》中的馮諼,他是孟嘗君的食客之一,他從不起眼的角色而為孟嘗君出色地營造“三窟”,表現了非凡的政治水平。人盡其才,為我所用。說明了孟嘗君能不拘一格吸引人才。

孟嘗君強調生活方面大家一律平等,包括自己也決不特殊化。

“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將自己和客人擺在同等地位上,將心比心,平等待人,這是孟嘗君待客的原則。

寬以待人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精神,更是一種仁義的表現。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寬以待人,那么人與人之間的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就可以得到完美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