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學院政法學院

2000年,學校專升本之後,政史系更名為政治系,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 2002年,為籌辦法學本科專業,政治系更名為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增設公共事務管理方向。 2007年7月政法系更名為政治與法律學院,下設政治學系、法律學系和社會科學部。

簡介

孝感學院政法學院是1989年在校馬列教研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名稱為政史系,設有政治歷史教育和貿易經濟兩個專業。1995年貿易經濟專業從政史系分離,成立經濟系,同年,學校社科部合併入政史系,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建制。2000年,學校專升本之後,政史系更名為政治系,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2002年,為籌辦法學本科專業,政治系更名為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增設公共事務管理方向。2003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法學本科專業申辦成功,並招收法學本科生。2007年7月政法系更名為政治與法律學院,下設政治學系、法律學系和社會科學部。2007年8月,社會工作(本科)申報成功,並於2008年開始招生。

教學成就

在短短十幾年間,政法學院已培養本、專科畢業生近千人,歷屆畢業生中9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00餘人已獲碩士學位,160餘人考取公務員,50多人成長為鄉鎮主要領導幹部。政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和雙肩挑教師5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11人(含博士生)。另從武漢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聘請6位博士生導師為兼職教授。
政法學院注重師資隊伍的思想素質建設,使教師的思想道德水準與學歷、職稱層次同步提高。近五年來先後有6位教師受到省高工委和教育廳表彰,1位教師被評為孝感市“三八紅旗手”,2位教師被評為孝感市“十佳傑出青年”。
政法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專業性建設和課程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成為我校首批學士學位授權的專業之一,《政治學理論》被確定為校級首批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被確定為校級第二批重點(扶持)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被評為學校首批品牌專業,《政治學原理》、《法學概論》、《刑法學》、《民法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公共課)、《毛澤東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等8門課程被評為校級優質課程。現有《民法學》、《政治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課)、《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公共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公共課)等6門校級精品課程。
政法學院以科研為發展內動力,以科研促教學水平的提高,以科研促專業的發展,近5年來,教師公開出版專著、譯著、教材和教參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44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00餘篇,完成省級重點科研項目9項,倪志娟教授的科研課題“女性主義知識考古學”獲教育部2006年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使學校部級科研項目實現零的突破。政法學院多次被評為學校科研先進單位。
政法學院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除校級教育實習基地3個(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基地和孝南區人民法院實習基地、孝感市民政局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基地)外,還建有院級實習基地5個(安陸市洑水鎮、接官鄉、孝南區工商局、湖北熠熠律師事務所、大悟烈士陵園)。為了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場所,政法學院建有設備良好的模擬法庭。
政法學院具有優良的學風傳統,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英語過級率多年位居學校榜首,學生科研總體實力名列前茅。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多次受到省廳級表彰,並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孝感日報》、《隨州日報》等多多家報刊上刊登,在學校的各種學生社團中都可以看見政法學院學生活躍的身影。2005年11月政法學院學生裝代表團在湖北省台灣問題知識電視競賽中獲二等獎。政法學院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2003年—2007年連續五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學校前列。
社科部承擔著全校各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思政課”教學改革和教學效果成績顯著,2002年社科部被省高工委和省教育廳授予“全省高校‘兩課’教學先進系部(室)”。
政法學院一貫重視黨的組織建設工作和黨員的教育工作,使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使黨員在教學、科研和其他工作等方面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並嘗試著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學、學科專業建設過程中,將教職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好、發揮好、引導好、保護好。2004年院黨總支被湖北省高工委授予“全省高校理論學習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院黨總支被評為湖北省高校先進黨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