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汭

孔汭(1316—1365),字世川。孔子第五十二代孫。孔氏二十派之第十八派,六十戶之第五十七戶張曲戶始祖,蕭山覺山孔氏始祖。

生平

蕭山覺山孔氏宗譜 蕭山覺山孔氏宗譜
孔子世家譜 孔子世家譜

《孔子世家譜》、《覺山孔氏宗譜》記載:元朝末年,孔汭初任集慶路明道書院山長,辟湖北憲司書吏將仕郎,紹興路知事,浙江省掾攝會稽縣尹除江西儒學副提舉,福建道憲司,經歷南台監察御史,浙江省都事、西台監察御史、南台都事。年四十九歲卒,葬紹興蕭山之臨浦,元配許氏繼配趙氏俱附葬,生子六人:孔思泰、孔思復、孔思賁、孔思頤、孔思益、孔思升。後來,第四子孔思頤、第六子孔思升留在臨浦,為峙後孔的公祖。

歷史記載

一、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孔汭官至江南行御史台監察御史,江南行御史台,當時在建康(金陵),因為戰亂建康被張士誠占領,遷至紹興(會稽)。年49歲在紹興去世,葬蕭山臨浦南覺海山(現峙山)山麓(當時屬紹興)。

二、 至正十四年(1354)劉基(劉伯溫)在避難地紹興遇孔汭,當時孔汭正要赴江西赴任,劉基賦詩《送孔世川赴江西儒學提舉》相贈:

送孔世川赴江西儒學提舉〔 二首〕

其一

鏡湖荷花發,耶溪菱葉生。送君何所之,去作西江行。

西江大藩地,卓犖多豪英。文能絢雲漢,武能壯於城。

浩蕩吳楚間,頹波障東傾。鳳凰不妄集,梧桐匪空榮。

行行勿憚遠,亹亹崇令名。

其二

我辭西江歸,倏忽十二秋。每望西江雲,思心悵悠悠。

恨無排風翼,安能凌虛游。故人渺天末,可夢不可求。

邂逅送子行,感我涕泗流。登山有修蛇,涉水有長虬。

逝者如零雨,一落誰能收。

孔汭 孔汭

三、元惠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孔汭在福建福州烏石山道山亭側留下了石刻,楷書,徑四寸,鐫道山亭右。內容:“至正庚子夏,南台群公會於道山亭,歷覽山川,興懷今古,刻石以紀歲月,都事王伯顏不花彥芳、監察御史易普刺金、仲達鎖飛鵬、舉觀童用賓、通事卜顏帖木兒仲賢、宣使孫士敏汝學、察史武征、文獻高仲彥實、王宜叔、宜楊、志希、尹幕史達蘭不花、元善。四月二十又五日,監察御史孔汭世川謹志。”

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秋,孔汭參加了在溫州城裡的一次官員聚會。元代平陽人陳高撰寫的《瑞榴記》,對此次聚會作了記錄: “至正二十一年,林君伯恭所居之園,榴生五實並蒂,其四在下,四向相對,大小如一。其一居上,而稍加大焉。端正美好,置諸籩豆,巧若人力之為者。秋七月辛未,伯恭以客宴,在坐者:監察御史孔汭世川,浙省左右司員外郎李(四庫本為季)伏子庚,江浙省都事林彬祖彥文,江浙行樞密院都事翁仁德元,合浦沙可學,浙江行宣政院照磨崔仁智道明,江東憲史方源明與高,凡八人。”

後裔

現在又家譜記載的有兩部分:

一、山東張曲村孔氏

二、蕭山覺山孔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