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料

子料

子料是對和田玉卵石玉料的稱呼,也稱為“籽料”、“仔料”、“子玉”。子料是指在河中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外有籽皮。

定義

子料 子料
子料 子料

子料是對和田玉卵石玉料的稱呼,也稱為“籽料”、“仔料”、“子玉”。子料是指在河中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外有籽皮。經過自然的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料。  “子”字所代表的含義廣泛而全面,有“種子”、“子女”、“幼小”等意,它沒有物性之分。因此,用“子”來表示和田玉卵石料,不僅能夠反映卵石玉料外形的特徵,更從成因上體現了與山料的因果關係。“ 子料”是由母體分離出來的玉石,在“遺傳”了母體山料質地特性的同時,再經過河流長距離搬運和長期的滾磨、風化磨蝕、流水沖刷浸泡的“孵化”,去粗取精,造就 子料晶瑩圓潤的獨特品質,成為和田玉的精華。子料分布於現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沖積扇和階地中,玉石露於地表或埋於地下。子玉的特點是形態為卵石形,一般塊度較小,表面光滑,因為經河水長距離和長期的搬運、沖刷、磨蝕,保留了玉石中最為緻密堅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質量較好,內部質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子玉和山料一樣有各種顏色和質地,主要產於崑崙山水量較大的幾條河流,如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葉爾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階地中。

特徵

子料的特徵可從外皮、外形、塊度、質地、顏色等方面考察。

外皮

有外皮的玉。可稱之為璞。外皮是新疆子玉的重要外觀特徵。外皮有色皮、 石皮之分。——皮色指子玉外錶帶有黃褐色或其他色澤的一層很薄的皮(約厚 1MM),系氧 化所致。 皮色有白、黑、秋梨、糖紅等許多種。行業中常以子玉外皮的顏色來命名子玉,如白皮 者,稱“白皮子玉”;黑皮者,稱黑皮子玉,烏鴉色者,稱烏鴉皮子玉,似鹿皮色者,稱鹿 皮子玉;桂花色者,稱“桂花皮子玉”。色如紅糖的,稱“糖皮”(糖皮者,山流水玉和山 料料玉中也常見),等等。 子玉的外皮顏色比較多, 人們認識顏色又帶有主觀感受, 因此同類子玉在皮色上略有差 異時,會出現不同的名稱,如“菸袋油皮子玉”,它與“秋梨皮子玉”、棗紅皮子玉的差別 甚微,僅顏色上深淺不一而已。 ——石皮指白玉的石質圍岩外層,去除圍岩後才能得玉。

外形

子料 子料

新疆白玉 子料屬於沖、洪積型,出自河流的中下游。千萬年來由於風化剝蝕, 水流衝擊,體態光滑,無稜角,外形呈鵝卵狀。

塊度

子料都是塊狀。塊度一般比較小,“如盤、如斗、如拳、如栗”,份量一般 在幾公斤左右,最小者僅小指一般。上百斤的,則屬罕見。

質地

細膩緊密,光澤滋潤、柔和,微透明,是新疆軟玉中的上品。

顏色

以白色為最佳,也有帶青、帶灰的,但質量要差一些。 ※羊脂玉的特徵 新疆白玉的 子料中, 玉色白潤, 質地緻密、 純淨,油脂感強, 無玉性表現而雜質極少的, 稱羊脂白玉,其價格十分昂貴。羊脂白玉“白、潤、細、柔”,精光內蘊,細膩無暇,體態 滋潤,晶瑩如脂,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羊脂白玉的礦物顆粒度大小基本均勻,一般為 0.006×0.033~0.001×0.01 毫米。 目前, 質地特別好的羊脂白玉已不多見, 有的玉色閃青, 有的玉有性, 有的表面不潔淨, 人們看到或感覺到的質地差異現象,其實都反映玉的缺點的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